拍品專文
《影子入侵》(Lot 76)是一幅華麗的作品,也維持朱德群一貫的主題:光之面貌的最佳展現。這幅於90年代末期完成的作品,展現藝術家歷經十年周遊列國與反復摸索探究的爐火純青,呈現出二元的對比空間。只見棕色如水洗般的寬闊筆觸,奮力壓制從後方射出來的絢麗光源。
皮耶‧卡巴納對朱德群於90年代的創作有一番趣味富饒見解,他認為朱德群的技法是某種內斂力的釋放,而藝術家則扮演唯一有能力詮釋純宇宙狀態的人類,並將所見所聞以視覺方式傳達給觀者:「有位華人藝術家曾說,創作一開始要用掃把繪圖,最後再以繡花針收尾。朱德群一輩子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他創作大型構圖時總是先以隨性的闊筆遊走畫布。雖然他腦中依稀出現對作品的想像,但就連他自己都不確定作品完成的模樣。於是,他快筆揮灑,凡下筆後便鮮少修補,就算補上幾筆也是適可而止,直到空白畫布湧現爆炸後四散的熾熱火光與繽紛花火,劃破黑暗的天際。」(《朱德群》, Cercle d’Art出版,1993,頁174)。80年代以來,朱德群不斷開創嶄新的空間呈現方式。他偏好大型的中式毛筆,以半透明顏料鋪陳水墨畫手法。畫中錯綜複雜的筆觸交織所而成的動感,在暗處尤其明顯,近看立刻發現親近之中帶著點緊湊。光影如同陰陽相生,兩兩不斷交織頓挫,相輔相成。
結束威尼斯的旅行後,朱德倫開始鑽研丁托列托、提香、卡巴喬等義大利藝術家的作品,創作出《影子入侵》這幅畫。畫中明顯可見西方文藝復興繪畫(圖1)對這位華人藝術家的影響。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朱德群創造出充滿違和感的畫面,由黑暗主宰一切,更將歐洲巴洛克時期所發展出明暗對比法中的幽暗發揮得淋漓盡致。1999年爆發的波灣戰爭,讓朱德群有深刻的啟發。畫布成為他抒發情感的空間,也象徵和平與希望。而作品的名稱意味著光影、正邪的意識形態交戰,這正是朱德群90年代作品(圖2)反覆出現的主題,讓觀者一窺朱德群的內心世界。
朱德群在《影子入侵》裡扮演當代敏銳洞察者的角色,不但將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精彩成就與21世紀最後十年的重大國際事件一覽無遺,更超越物質世界,將天人交戰的內斂力量再現於畫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