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張恩利的創作題材相當廣泛,有時是移工團體,有時則為日常活動所遺留的廢棄物,雖然這些題材看似毫不相關,但張恩利仍能透過敏銳的觀察力將它們連結起來。張恩利出身北方省份吉林,這項背景促使目前以上海為創作基地的他選擇描繪由外地移入上海這個時尚大都會的侵入者,而非當地居民。其作品核心在於表達被社會忽略而導致的痛苦意識。張恩利透過對這些主題的關注,為這座城市的黑暗角落注入一絲光線,揭示這些散佚於都市風景中、令人驚嘆的片段。
在《旅客》(Lot 511)這件作品中,三位人物在夜空下圍著篝火,蜷縮著身軀。畫面的單調性加劇觀者的疏離感。上竄的火焰幻化成積雲狀的煙幕,強烈的溫暖劃破寂寥闇夜。所有人物似乎置身於各自的世界而絲毫未察覺觀者的凝視,因此創造出人物之間的親密感。雖然這塊位於異鄉的暫宿取暖之地縮小了人物之間的情感距離,但他們仍為飛鴻雪泥、偶然相遇的陌生人。
張恩利以寫實手法描繪這些人物,藉此反映出近數十年來的社會現實主義意象,其目的在於透過動態構圖來激發行動。儘管其畫筆下的這些人物所追求的僅為自身單純的存在,張恩利仍進一步透過自身的視野與表現手法,將這些人物的身分從外來者轉化為當地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