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在灰暗的天空下,黃色的草地被微風吹拂著;道路的一旁,裝飾著霓虹燈的檳榔店裡站著兩個檳榔西施。《草香》中描繪的這個場景是臺灣的風俗一瞥。藝術家劉小東以他獨特的寫實風格堅持著貼近生活的創作。他的描繪物件大都是日常生活場景,折射的也是現實的個體生活形態。
在畫面中,稀疏的灰色筆跡描繪的是淋過雨的車窗。畫面呈現的視覺,讓觀者好像正駕駛著車,準備去買檳榔的路上。透著這層窗,外面的世界模糊卻仍不失真實。正如店內的檳榔西施,雖然五官不可辨,但她們典型的風格早已成為臺灣的日常文化。所以畫中的她們不再只是兩個個體,而是映射著一個社會的文化風俗。有趣的是,畫作背後並隱藏著一個藝術家及所繪在地文化差異的小故事。映入觀者眼簾的檳榔攤招牌原題名為「女一」,「女一」一詞在劉小東的家鄉主要為女主角、女大腕的意思,然而擁有本地檳榔攤特色的台灣卻不熟悉這個名詞,藝術家在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從善如流地將招牌改為目前畫作上的「兔女郎」,意在貼近在地文化,更真實的展現畫面意義,也為這張畫作背後增添幾分趣聞。
美國著名畫家費謝爾也喜愛描繪生活的真實面。他用快速的筆觸勾勒出民眾真實的體態,表現被暗藏著的甚至有些令人不悅的一面。相比之下,劉小東的筆觸緩慢但直率,就像他對世界的認識與對人生的感悟,模糊不清但始終追求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