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劉煒是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人像、狗、風景和生意人都是他鍾愛的題材,然而這些中產階級、田園生活的象徵,卻被他以糜爛的筆觸、荒誕的手法消解調侃。劉煒看破世情,浮華的表面背後,人慾橫流、暗藏着貪婪腐敗。他常於畫作上塗上「我喜歡你」、「你喜歡肉」、「你喜歡吸煙」等英文字句,表達潛意識裏簡單平凡的慾望。劉煒通過揭示埋藏在身體經驗下被壓抑的真實,抒發自己對理想主義的失落。
在《風景》(Lot 518)中,遠處樹影迷濛,前方隱見開闊小徑,然而一切都覆蓋在藝術家標誌性的流淌白線之中。劉煒將顏料稀釋,任其於畫布上自由流動,形成一行行白線,為荒蕪之地注入一股動力。這種充滿表現主義色彩的筆觸,與傑克遜•波洛克率性的濺滴和賽• 托姆布雷情感豐富的線條相近,可說是一脈相承,也是劉煒這個時期作品的特色。這些流淌的線條也帶有國畫的味道,令人聯想起潑墨生動的氣韵與及藝術家內心的起伏悸動。劉煒肆意的筆觸成為他獨有的風格。對他來說,線條不單只具有勾勒塑造的功能;它們更是情感的載體,表達藝術家的心靈意境。事實上,籠罩在畫布上一片灰白朦朧的線條,正好營造出一份超然物外的詩意。
在《風景》(Lot 517)中,天色明亮,一座粉肉色的大山流溢出畫面。劉煒用色細膩、技巧精湛,細意打造畫面構圖的平衡。富有表現性的筆觸混合了薄塗法和細瑣的厚塗法。荒山中杳無人烟,但顏色肌理卻處處透着人的氣息,顯示出藝術家走向抽象。帶有野獸派風格的辛辣畫風,加上表現主義的手法,將筆下風景化作一大塊肉。這幅作品將人性赤裸裸的原始慾望,融入人文山水畫之中,將自然和肉體融為一體。劉煒曾說:「繪畫幫助我從無助、困窘中解脫。」這片抽象化的「自然」,是劉煒眼中的世界觀,並非真有其地。他認為「美麗」的精緻存在於原始粗糙、荒誕扭曲之中,他一直在作品中探索這種巨大的反差,以潰爛之美,揭示生存的冷酷辛酸和現實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