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李真
天闕輕舟
銅雕 雕塑
2007年作
簽名:李真; Li Chen (背面下方)
出版
(圖版為另一尺寸版本) 2007年《李真︰虛空中的能量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圖版,第203頁) 2009年《李真︰精神.身體.靈魂》新加坡美術館 新加坡 (圖版,封面,第132–137頁) 2012年《李真-大氣︰ 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圖版,第38–39、48–49及96–101頁) 2013年《李真2013巴黎凡登廣場大型雕塑個展》巴黎 法國 (圖版,第17頁)
展覽
(展品為另一尺寸版本) 2009年「李真︰精神.身體.靈魂」新加坡美術館 新加坡 2011年「大氣: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台北 台灣 2013年「李真2013巴黎凡登廣場大型雕塑個展」巴黎 法國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受到宋代文人朱敦儒所作之詞「鷓鴣天」之啟發,李真於2007年創作出《天闕輕舟》(Lot 519)這件代表性作品。他對朱敦儒的懷才不遇深感惋惜,認為其資質在多元價值共存的現代必將受到賞識。此件作品中的人物以右手的一根手指撐起玉皇大帝所在的黃金宮殿,左腳踩在太湖的石頭上,左手則插於口袋。黃金暗指掌握權力的天庭所代表的重要性,人物的慵懶疏狂姿態則呼應李真對名利的態度,而作為中國文人畫中常見主題的太湖石頭則間接表明李真對於道德與高尚兩種精神堅定不移的立場。 利用光影的對比,在黑色天然漆的朦朧色澤與不銹鋼拋光的投影之間尋求平衡,是李真藝術風格的精髓。這種遊離於沉浮之間,集虛實為一體的美學張力,召喚觀者陷入祥和寧靜的冥想中,體悟佛家「空」的禪思。它大氣而安寧,強調媒材的質地,使觀者達到自我舒暢之感,和一種美妙的內化。《天闕輕舟》在活潑天真的氣色裡散發一種人文溫度和醇厚的親切感,在充滿隔閡的現實世界裡化作精神治療的藥劑。李真的作品保持了當代主義風格,承載著一種引人入勝而新東方式精神,在傳統宗教主題的表現方式上進行革新,也寄託了一份對當今世界人類生存意義的新銳哲思。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