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GUANGYI (B.1957)
王廣義

永放光芒系列

細節
王廣義
永放光芒系列

油彩 畫布
2004年作
簽名:Wang Guang Yi(右下)
來源
中國 上海 香格納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出版
2005年 香格納畫廊 上海 中國(圖版,第32頁)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王廣義被視為政治波普運動的重要一員,他的「大批判」系列源自他對90年代大批西方奢侈品湧入中國,令瞬息萬變的經濟更為浮動的反思。王廣義並置了社會主義的宣傳圖像及西方品牌名字,以營造具衝突性的視覺隱喻,以及意識形態的對立。這些畫作體現了他強烈的立場,即「一個藝術家的職責與社會評論家無異。」 《大批判︰廸奧》(Lot 682) 當中的紅衛兵身披尤如超人的披肩,他的肢體語言相當於中國的樣板戲如《沙家浜》及《紅燈記》的人物。以充滿象徵意味的「紅」為背景色,高級時裝品牌「廸奧」與無產階級及畫中人所代表的共產生活方式形成強烈的衝突感。《大批判︰XO CHINE》(Lot622) 的人物群象徵文化大革命中的工農兵學員。烏托邦式的教育模式令許多具才華的學生因著腐敗的制度而失卻適當的教育。中央的圖像與XO (軒民詩干邑)和CHINE (法文中「中國」的意思)的字樣並置於畫中,顯示王氏對中國長達十年的「醉生夢死」時代的批判,當中人民的生活與基建均處於停滯或受到嚴重破壞。 《大批判系列:藝術比賽》(Lot 623) 並沒有王廣義常見的、明顯的品牌名稱。獨特的顏色組合令圖像產生負片色調,令暗示的「柯達」標誌由原來不存在變得清晰可見,而且進一步諷刺文化侵略的鬼祟特性。「藝術比賽」標誌著王氏創作的新方向——作品的命題由社會關懷趨向對藝術的探討。在這幅作品中,他並沒有直白地引用名家如華荷或博伊斯的名字,而選用較為中性的短語 「藝術比賽」。王廣義曾說過︰「當代藝術的競賽則略有不同,它的規則是在變化的。一個真正優秀的藝術家不僅應當精通以往的各種比賽規則,並以此作為進入下一場比賽的起點,而且還應當盡可能用自己的藝術來改變一些現有的規則。」同樣地,從鮮明的色彩簡化為線氣沉實而黑白的《永放光芒系列》(Lot 610)反映了王廣義從社會政治真正轉向純藝術的追尋。相對 於他的早期作品,《永放光芒》完整地展示了藝術家對視覺力量及經典革命意象的探究。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