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 Wou-Ki (1920-2013)
境生象外‧捨形悅影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12.04.60

趙無極

細節
趙無極
12.04.60
油彩 畫布
1960年作
款識:無極 ZAO (右下); ZAO WOU-Ki 12.04.60 (畫背)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2009年11月29日佳士得香港 編號1002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此作品已登記在趙無極基金會之文獻庫,並將收錄於梵思娃.馬凱及揚.享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資料由趙無極基金會提供)
出版
1998年《趙無極》Yves Bonnefoy & Gérard de Cortanze著 La Difference/Enrico Navarra 巴黎 法國 (圖版,第119頁)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我彷彿面對著一片透著光亮的虛空,一片混沌卻又充實的大地,一片由自由揮灑的油畫技藝構築起來的天宇,趙無極的世界就是被包孕在這片天宇之中,就是在這片大地上敞亮,給這片虛實以萬有湧現的充實。」 - 許江 《12.04.60》(Lot 29) 畫面底部用的是厚實大地氛圍的深紅褐色,濃黑線條隨著力道充沛而竄動的筆勢垂直往上,逐漸變成大片無形的亮橘色面,整體結構一氣呵成,火光意象呼之欲出。但趙無極所要描繪的,並不單純是物理世界中的燃燒現象,或絢爛的光色;他想捕捉的更接近純粹的火之本質,一種由物質趨向虛無的過程,一種動態的光。《尚書》云「火曰炎上」,說明火之揚升、光明的特質,也暗喻著朝向昇華與不斷超越的精神自由。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亦云「宇宙是永恆的活火」,火是萬物的本源,火與萬物互相轉化,不斷更新。火是一股激情衝動的力量,也是一份凝鍊的意志;此件作品展現出的正是這股灼熱、極致的宇宙力量。趙無極渴望突破自己、在畫布上洩注生命的心情與意志力,都深深地刻劃於《12.04.60》之中。 1960年趙無極剛搬入新的畫室,空間允許他暢快地畫大幅作品,也讓他對創作充滿了衝勁。他回顧這時期時曾寫道,「我想表現動感:或迂迴纏綿、或風馳電擎;我想藉對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震顫使畫布躍動起來,我要找到一個放光的中心點。我大筆揮灑,有時用畫刀把顏料壓進畫布,像要使顏料更穿透到空間中去,在紛亂的色彩和重重架疊的筆觸間,我從容自在,我還沒有發覺畫『空白』的高度困難,強烈的和喧囂的對我的吸引力遠過於靜默。」這段自述清楚地指出了他對色彩能量的掌控,以及將動態融入平面空間的企圖心。五行之中,火即為太陽,而太陽不正是宇宙中這個「放光的中心點」嗎? 趙無極在《12.04.60》中展現了對自然空間的深度思索,以純熟的抽象語言生動演繹了火元素。《12.04.60》晚霞般的橙色,如最後一道燦爛的陽光傾盡全力灑落斑駁大地;色彩和筆觸在細節中碰撞交融,充滿手勢與情感的質感與視覺表現發散著存在的光輝,令觀者心醉神迷。 趙無極從此時開始更深入地思索如何超越形式,從中國古代文字中提煉出線性元素,在畫布上加以刻、磨、堆疊,將筆墨中的能量化為色彩與質地的視覺與觸覺表現。創作於1960 年的《12.04.60》顯然是趙無極最具實驗性、創作能量最豐沛時期的經典作品,極為精彩地演示了趙無極這種神乎其技的轉化。 《12.04.60》中佈滿畫面的墨色線條近似金文中的鳥獸書(圖1),這種擬仿自然的文字帶有質地與強烈的裝飾性,介於書寫與繪畫之間,同時也具有物質性,中國古代的自然美學即蘊含其中。然而這種原始印記亦可視為是超越文化差異的。當文字被拆解之後,留下的是有機而富於能量的線條;這種鑿刻或銘寫暗示了文化與自然、精神與物質、意義與混沌之間的摩擦、衝撞與共構,揭示了存在於人類遠古記憶中最深層的力量。但騷動跌宕的筆法之外,整體空間佈局又合乎自然,是和諧、統一,是穩重莊嚴的,反映出北宋山水的廣闊風格(圖2)。趙無極不是直接將中國筆墨移植到抽象藝術表現形式,而是由他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及對生命的透徹體驗內化之後,所生成的直觀意象。這種原生的感性可以超越媒材與繪畫語言的隔閡,而達到世界性的高度。 趙無極亦在《12.04.60》中以橙色與黑褐色來暗喻兩股不同勢力的對立與轉化;這兩種相異的力量彼此交織、循環進而融合,創造出平衡和諧的空間意象,象徵著一種超越東西文化隔閡的嶄新秩序。此時的趙無極,在經歷「克利時期」與「甲骨文時期」之後,開始展現出完整獨特、深具自信的個人風格。1958 年後,趙無極直接以創作日期為題,顯然繪畫風格已然成熟,得以去除「名」的中介,不再需要依賴文字概念來傳達意象。以日期為名,儘管乍看輕描淡寫,深度閱讀之下,作品本身已成了時間線上的一個感性刻痕,而與歷史性有了親密接合,彷彿對藝術家而言,創作的衝動亦是存在的渴望,有限的時間訴說的正是對永恆的追求。《12.04.60》不僅展示了趙無極無懈可擊的用色與用筆,更是一首充滿熾熱情感而輝煌的生命之詩。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