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榮譽呈獻

Marcello Kwan
Marcello Kwan

拍品專文

1981年,蔡國強入讀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在 一次採訪中,他曾提及二十歲的他向母親預支結婚的費用,自己一個人遠赴中國西部,他曾走過荒涼的高原,親眼見證充滿金黃沙的新疆等地,當地的風土人 情深深打動了他。1980年代初的中國美術,在結束為 「政治服務」的功能後,藝術家可以慢慢開始自由的 創作。社會形態的轉變促進了審美意識的改變,摒棄 之前文革美術中「紅、光、亮」的範本,藝術家開始 走進生活,體會真實的滋味,以現實主義和平民主義 描繪普通人的現實命運。作品《春之海》(Lot 154)、《港》(Lot 155)、《兩個門》(Lot 156)、《未婚妻肖 像》(Lot 157) 及《伊犁姑娘》(Lot 158)便是創作於 這個「真景實情」的背景中。那時,蔡國強的藝術創 作主要集中於油彩和水彩繪畫。作品《兩個門》中,藝術家嘗試在白色的房屋外牆上探討光影的起伏。在八十年代,自行車是非常貴重的物品。而右邊近景自行車,看似日常一角,也體現了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港》和《春之海》通過色彩描繪了水邊人家 的生活,安靜祥和的畫面,無不透露著藝術家的情感 關懷。《伊犁姑娘》是個大膽的嘗試,在避開刻意的光線下,藝術家捉捕到準確的人物造型和色彩的魅力,強化出畫面的張力。在《未婚妻肖像》中,略偏單調的色彩運用,也能讓觀者更能體會人物平和而從容的情緒;簡單的線條、草草幾筆描繪的裙裝,也能 讓觀者感受到人物的清新脫俗。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