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此作品附設藝術家工作室所簽發之藝術品註冊卡。

榮譽呈獻

General Enquiries
General Enquiries

拍品專文

草間彌生以其《無限的網》和圓點聞名於世。網格與圓點紛繁交錯,既是藝術家的摯愛 和專屬圖案,也是她驚艷全球的利器。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松本市的山陵地區,其家族在當地擁有大片種子苗圃,年幼時她常常在採種場寫生作畫。藝術家自童稚之年起便與大自然有著親近之感,尤愛花草植物。

草間彌生認為其著名的藝術風格源於她童年的經歷。十歲開始,她便被幻覺淹沒,一幅幅超現實且迷幻的自傳式作品正是這些幻覺的再現,讓世人得以一窺其離奇又不可捉摸的幻覺體驗。草間彌生曾回憶道:「小時候有一天我正在田野間散步,突然,山頂的天空明亮起來,我清楚地在天空中看到我將要畫下的畫面。還有我正在畫的紫羅蘭,覆蓋在房門、窗戶甚至是我的身上,層出不窮…我立刻將幻像畫在畫布上。這種幻覺唯有精神病患者才能體驗。」(Y. Kusama, quoted in “Damien Hirst Questions Yayoi Kusama, Across the Water, May, 1998,” Kusama: Now, exh. cat., Robert Miller Gallery, New York, 1998, p. 15)

草間彌生於1977年回到日本,1980年代,她的作品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 《水瓜》(Lot 31) 這一作品完美詮釋了藝術家那毫不妥協的錯視美學觀,正是這樣的美學觀讓草間彌生家喻戶曉。作品由無數個鮮紅和白色的波點及網格組成,波點和網格似乎是在畫布上無限重複著,描繪了桌上的西瓜和盛瓜器皿。根莖結構的晃動感與有機形狀在形態上的微妙變化使觀者完全沉浸在畫中時彷彿置身於幻境深處。紅白色調使形狀極簡的平面物體在畫面中赫然顯現。

網格似乎在不斷延伸,重複和再生,它以充盈的能量向畫布之外伸展,體現了東方哲學思想中的無限概念。 「我的網超越我自身,超越了它們所在的畫布,遍布於牆上、天花板上,最終覆蓋整個宇宙。我一直沉醉於自身對累加和重複的痴迷當中。」(Y. Kusama, quoted in L. Hoptman and U. Kultermann, Yayoi Kusama, New York 2000, p. 103)。 《水瓜》的畫面深度和令人迷醉的詩意創造了一個深不可測的超然空間,引觀者感受宇宙的浩瀚以及細胞和原子的渺小。整幅作品妙趣橫生,然而其富含節奏感的圖案卻極具催眠效果。畫家巧妙地從幾何、裝飾及有機圖形中提取出和諧語彙,將其加以刪減凝練,創造出視覺感強、色彩鮮豔的圖案,拓展了抽象繪畫的可能性。

更多來自 FIRST OPEN | HONG KONG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