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朱德群
雪霽霜色 I
油彩 畫布
81 x 65 cm. (31 4/5 x 25 1/2 in.)
1986-1987年作
款識:朱德群 CHU TEH-CHUN (右下); Nuances de givre I 1986-1987 朱德群 CHU TEH-CHUN 君書夫人惠存 一九八七年秋 (畫背)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此畫作附朱德群工作室及朱董景昭女士於2013年3月28日簽發之保證書

此作品將收錄於朱德群工作室及朱董景昭女士正在編纂的《朱德群作品編年集》
出版
1989年 《朱德群畫集》 金陵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圖版,第132頁)

榮譽呈獻

General enquiry
General enquiry

拍品專文

「…阿爾卑斯山覆滿了白雪,當雲霧瀰漫之時,雲霧的白和雪山的白層次分明而充滿了變化,此時我心中只有雲霧在白地上移動的景象以及湧現的層次,心靈似乎也跟著那深淺濃淡的變動而若浮若沈,一下子浮現了很多唐詩的意象。回來就忍不住想作畫。」

-朱德群

1985年,朱德群受邀前往瑞士日內瓦,参加皮耶於伯畫廊舉辦的聯展。當火車途經被皚皚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脈時,窗外的壯闊雪景令朱德群為之動容, 從而激發了他開始創作「雪景系列」的靈感。

《雪霽霜色 I》 中蒼勁有力且自由奔放的線條不僅令人想起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行動繪畫(圖1),其中所體現東西藝術融合的精髓,更源於唐宋山水畫與詩詞的內藴精神。由早期作品中如皮耶·蘇拉吉般的粗黑線性結構,逐漸演變成書法般富有筆墨意趣的流動性線條(圖2),朱德群以油彩勾勒出水墨般濃重不一、或粗或細的筆觸,砌疊出畫面中細膩而豐富的層次感,以展現枯木在寒風蕭瑟下逢生的頑強姿態。

朱德群通過流暢灑脫的筆法,營造出由「點、線、面」構成更甚以往的空間感構圖。充滿律動的線條和肆意潑灑的彩點,賦予畫面瑞雪紛飛的效果;點綴於山石間的紅點,猶如在凌寒獨開的梅花,給畫面帶來勃勃生機和跳躍的視感。畫面中縱橫交錯的線條,重現了唐宋山水畫中山石盎然而立之景,觀者彷如置身於巍峨的雪峰,感受雪景山水恬淡寧靜、崇高而空靈之境。

朱德群在《雪霽霜色 I》 中僅用極簡的色彩,藍、白、黑三色的變化,即勾勒出自然雪景之美,並渲染出深遠的景致意境。濃淡不一的雪白油彩,呈現出如淡墨暈染般的氤氳霧雪; 藏藍的豐富層次變化襯托出畫面中用「飛白」法所繪畫之雪景,所營造的冰寒冷冽感;暈染的綠藍色從上至下貫穿作品的整個構圖,漫成前景一片清澈晶瑩的雪山水。整幅作品呈現出如北宋范寬所作《雪景寒林圖》(圖3)之意蘊,描繪如秦隴山川雪後氣勢磅礴,動人心魄之景。朱德群自身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藴和美學涵養,令其潛移默化地將中國山水的詩意與靈性注入抽象繪畫中。

唐代畫家王維於《山水訣》論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即倡導畫家不在戶外刻板地臨摹風景,而應以個人的真實觀感,將有形的風景昇華為無形的感悟。 朱德群創作他的「雪景系列」亦是如此。故抽象的雪景而非僅是阿爾卑斯山的重現,畫筆下實是他的心象風景。《雪霽霜色 I》 令佇立畫布當前的觀者,跨越時空的界限,感受朱德群初見雪景的那份感動。

更多來自 三十週年誌慶拍賣:世紀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