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周名德
周名德
滄海
水墨 金潛紙
100.5 x 221 cm. (39 5/8 x 87 in.)
2015年作
簽名:周名德謹制 (左上)
藝術家鈐印 (共兩枚)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此作品將收錄於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在編纂的畫冊《此山中》

拍品專文

晉代葛洪《神仙傳- 麻姑》: 「麻姑自說雲, 接待以來, 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海之滄茫深沉,山之崇高偉岸曾經令多少渺小的生命望而生畏,以為世界的盡頭不過就是在山的那邊,海的彼岸。然而以古今之眼觀之,巔峰可為深淵,低谷亦可為峻嶺,時間會默默地顛倒乾坤,變換人世,生死的界限便在這高低遠近的輪迴中變得模糊。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可為百為千,亦能瞬間回到自身那小小的軀殼裡。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像一塊巨大的織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停交錯,一往無前。它既從來不必回頭看,也從來不是在一次次演繹曾經的過程。

《滄海》就是用畫面在呈現這種陰陽互滲之道,在一個平面上實現多維度的歷史推演之感。山剛水柔是各自特徵,而我有意將山的層次與力量感弱化,強調海浪的線條厚度,同時將兩者並置來突破剛柔之界,由此畫面在一種平衡的矛盾中發酵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再者,山靜水動的畫面對比產生的勢能在悄無聲息的雪境之中歸零。雪乃塵與水的合體,塵歸山,水歸海,白茫茫下落而來,更加分不清彼此。仿佛為喧囂蓋上了輕柔的被,一切天崩地裂的變化都融洽在時空交纏之中。中國文化一直是文以載道,所以才有任何其他繪畫語言都沒有的留白、陰陽、墨分五色等等概念,我將這樣一些深邃的概念用更感性的方式傳遞到畫面當中,既無礙於新的審美體驗,也自覺保留了厚重寬博的文化氣像。

-周名德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