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TOMO NARA (JAPAN, B.1959)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奈良美智 (日本,1959年生)

NIGHT FISHING

細節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 (日本,1959年生)
NIGHT FISHING
簽名:藝術家簽名 (畫背)
壓克力 畫布
100 x 100 cm. (39 3/8 x 39 3/8 in.)
1995年作
來源
日本 名古屋 Nagoya Humanite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日本 私人收藏
出版
2011年 《奈良美智:作品全集 第1卷 - 繪畫,雕塑,版畫,攝影作品》株式會社美術出版社 東京 日本 (圖版,第P-1994-019圖,第103頁)

拍品專文

縱觀當代藝術界中,也許沒有另一位比奈良美智更專注地以小孩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值得反思的是:為何小孩沒有被廣泛地選擇為作嚴肅討論的藝術主題?是否因為小孩本身屬於人類生命一個最不成熟的階段?美術史上最重要的肖像畫主角可以是小孩嗎?奈良美智至今曾舉辦超過無數次個展,他以小孩為主題的藝術創作在世界各地受到學術界和商業市場同時熱烈的支持,難能地兩者兼得。事實証明奈良美智的小孩人物成功地吸引了無數觀眾的心,特別是已經永別童年歲月的成年人。

回顧十八世紀以前的西方古典藝術,很難找到以小孩為獨立主題的繪畫。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繪畫,基督雖常以聖嬰的形象出現, 但他總有聖母以至其他聖人的陪伴,而非一個獨立角色。天使或邱比特等小孩人物在構圖中總處於一個陪襯的地位,儼如一齣宏大舞台劇中的小配角。在較後期的繪畫中可以找到較多以小孩為主角的例子,西班牙黃金時代的宮廷畫家維拉斯奎茲維筆下的德蕾莎小公主雍容華貴(圖1),年僅五歲的她流露超乎年齡的莊嚴神態。印象派女畫家瑪麗.卡薩特的著名作品《藍色扶手椅中的小女孩》(圖2) 借描繪不耐煩的小孩,展示中產階級社交生活的一隅,不過整體來說她還是借人物去表達對色彩和空間的理解和實驗。

奈良美智的模特兒均不是現世中某位親朋好友的女兒,或是某位富人的兒子。他真正關心的並非表達人物的身份, 也不只是為藝術而藝術地鑽研技巧和理論, 而是通過人物的豐富表情去呈現真實的內心。《Night Fishing》( 拍品編號39) 中的小女孩梳著馬尾,穿著紅通通的連衣裙,造型天真爛漫。然而她的眼神卻絕不像外表般單純無知,半月形的眼睛洋洋得意地望向觀者,帶點囂張又彷彿正在警告觀者不要肖想分享她的成果。奈良美智以人物生動的表情觸動著觀眾的情緒,讓我們藉分享畫中人的喜怒哀樂來感受人性的真實。他筆下每張面都有相似的特徵:高闊前額、大眼晴、小鼻子、一線嘴巴、頭大身小。簡單直接的造型和線條表現,棄立體而強調平面化的取向,特別能夠追溯日本傳統繪畫的影響。例如古典繪畫(圖3) 及浮世繪中(圖4) 人物的主觀造型。

小女孩是畫中令人無法忽視的主角,藝術家化繁為簡,用簡約的黑色背景反襯人物的絕對存在感,好比日本傳統的漆藝(圖5),以黑色漆料堆塗器具表面,再用灑金等技法與其他物料描繪圖案。成品視覺效果強烈,突顯所繪對象。奈良美智於《Night Fishing》中的小女孩的頭髮部份用具有質感的乾筆,皴擦畫布。相對而言,人物的面部、衣服、手腳、魚竿與小魚以較細膩平滑的筆觸繪成,細看之下,更能發現女孩臉頰色調變化十分微妙。奈良美智精於插畫語言,《Night Fishing》保留插畫般簡單明瞭的視覺風格,小女孩的突出形象首先抓住觀者的視線,各種富於質感與層次變化的筆觸則展示奈良美智作為一位成熟藝術家的巧思, 一筆一劃值得觀者仔細推敲。奈良美智的作品中同時找到動漫的基因,例如此作中勾勒人物的粗黑線條,精要地交待造型;黑線亦巧妙地將小女孩的身體轉化為各種色彩的幾何塊面, 同時把不同色彩的塊面組合起來, 這種捨棄景深與立體感的藝術手法把客觀事物昇華成線與面的抽象關係,呼應浮世繪的風格特徵(圖6),足見藝術家對不同視覺元素的靈活運用。

奈良美智的繪畫令人聯想起「少即是多」的美學態度。他始終如一地堅持以小孩子作為畫中主角,隨心所欲地展露情感,如《Night Fishing》的小女孩毫不忌諱表達內心想法。成年人觀看奈良美智的畫作總能產生共嗚,被這些小孩子的一舉一動提醒生活本該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更多來自 融藝/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