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自人類混沌矇昧原初之始,樹就象徵了自然神秘的力量,為一代代文人雅士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源泉。在中國當代水墨畫家中,吳冠中對樹的情感和把握可謂最深厚。從故鄉江南的纖纖楊柳,到泰山拳打腳踢式的勁松奇觀,從夏木蔭濃的鬱鬱蔥蔥,到冬日體態魁梧,都是吳冠中不斷寫生的對象。樹的綽約多姿完美表現出自然線條之結構之美,最直接地映射出吳冠中一生所追求的形式美學。
在中國古代大家的作品中,樹往往依山傍水成林而生,襯托出的山壑之聳立崎嶇。古人觀察到花草「一歲一枯榮」而悲春時,參天的森木卻給人帶來恒久、滄桑的意象。中國自古的文學藝術中,便有著以樹喻人抒情的傳統,如松柏往往象徵著不畏嚴寒、亙古長青,而楊柳則有依依不捨之意。元代吳鎮(1280-1354)、王蒙(1308-1385),明代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90-1559)筆下的樹都有一絕。對於畫樹,吳冠中最推崇宋代畫家郭熙(約1000-1087)(圖1)。郭熙筆下的樹,往往以掙扎扭曲的姿態在嚴冬蒼石間夾縫而生,屹立於天地間,洋溢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量。
在《登峰造極》(拍品編號6)中,一株巨松卻以頂天立地之勢成了畫面的中心,甚至超越了畫面邊界,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能量。陡峭的山崖一反傳統而成為了背景。這種獨樹一幟的構圖風格在1975年創作的《北京 松》中可究其雛形。畫中吳冠中描繪了一株撐滿畫面的松樹,體格結實而飽滿。透過樹梢,可以遠眺看到北京城密集的房屋,賦予了松樹在山高處起舞弄清影的清奇之姿。而在作於1984年的《白皮松》(圖2)中,此類構圖得到進一步發展。吳冠中嘗試將一棵參天大樹的主 幹置於畫面中央而矗立於古寺亭台正前方,且在枝椏狹縫間可窺見古寺蹤影,更加突出松的偉岸和滄桑。這種大膽的組合來源於畫家對景物意蘊之深刻體會。吳冠中極少照搬景物,他往往先行觀察,「跑遍山前山後,村南村北,然後在腦子裡綜合、組織形象、挖掘意境」。
與其他樹前景後構圖的作品相比,《登峰造極》以其縱向構圖和流暢線條使得整幅畫面充斥著向上的升騰力量。遒勁奇松拔地而起,直沖天際。墨綠的松針葉由根部的零散逐漸彙聚直畫面最頂端,引導著觀眾的視覺步步升空。而遠景中聳立的山崖亦以蒼灰淡墨的線面結構鋪墊了整個畫面,卻在山峰即將突破畫面至頂點前戛然而止,僅僅擠出小片天空留白,這種顛覆傳統天際線的切分方式得以直觀地表現出巍峨陡峭之感。細審畫面,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山崖間的天梯,對比出峻嶺之危聳陡峭,可謂神來之筆。
吳冠中晚期的全抽象作品(圖3)往往將藤蔓和枝條去形象化,鋪滿整張畫面,達到震撼躍動的視覺效果。由此可見,樹的形象在藝術家向抽象轉變中顯而易見的重要地位。《登峰造極》正創作於八九十年代間的轉折期,吳冠中的筆鋒愈加乾脆俐落,線條愈加簡約明瞭。這種轉變與吳冠中早年對西方藝術理論的研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46年,吳冠中前往巴黎學習美術,深諳幾何學、心理學之視覺規律,再結合以中國古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寫意傳統,從寫生中抽取物件最根本的視覺特徵,在點、線、面的流暢組合組合下讓心中之自然映射躍然紙上,通過藝術之眼將實景中美的抽象因素展現出來。
在中國古代大家的作品中,樹往往依山傍水成林而生,襯托出的山壑之聳立崎嶇。古人觀察到花草「一歲一枯榮」而悲春時,參天的森木卻給人帶來恒久、滄桑的意象。中國自古的文學藝術中,便有著以樹喻人抒情的傳統,如松柏往往象徵著不畏嚴寒、亙古長青,而楊柳則有依依不捨之意。元代吳鎮(1280-1354)、王蒙(1308-1385),明代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90-1559)筆下的樹都有一絕。對於畫樹,吳冠中最推崇宋代畫家郭熙(約1000-1087)(圖1)。郭熙筆下的樹,往往以掙扎扭曲的姿態在嚴冬蒼石間夾縫而生,屹立於天地間,洋溢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量。
在《登峰造極》(拍品編號6)中,一株巨松卻以頂天立地之勢成了畫面的中心,甚至超越了畫面邊界,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能量。陡峭的山崖一反傳統而成為了背景。這種獨樹一幟的構圖風格在1975年創作的《北京 松》中可究其雛形。畫中吳冠中描繪了一株撐滿畫面的松樹,體格結實而飽滿。透過樹梢,可以遠眺看到北京城密集的房屋,賦予了松樹在山高處起舞弄清影的清奇之姿。而在作於1984年的《白皮松》(圖2)中,此類構圖得到進一步發展。吳冠中嘗試將一棵參天大樹的主 幹置於畫面中央而矗立於古寺亭台正前方,且在枝椏狹縫間可窺見古寺蹤影,更加突出松的偉岸和滄桑。這種大膽的組合來源於畫家對景物意蘊之深刻體會。吳冠中極少照搬景物,他往往先行觀察,「跑遍山前山後,村南村北,然後在腦子裡綜合、組織形象、挖掘意境」。
與其他樹前景後構圖的作品相比,《登峰造極》以其縱向構圖和流暢線條使得整幅畫面充斥著向上的升騰力量。遒勁奇松拔地而起,直沖天際。墨綠的松針葉由根部的零散逐漸彙聚直畫面最頂端,引導著觀眾的視覺步步升空。而遠景中聳立的山崖亦以蒼灰淡墨的線面結構鋪墊了整個畫面,卻在山峰即將突破畫面至頂點前戛然而止,僅僅擠出小片天空留白,這種顛覆傳統天際線的切分方式得以直觀地表現出巍峨陡峭之感。細審畫面,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山崖間的天梯,對比出峻嶺之危聳陡峭,可謂神來之筆。
吳冠中晚期的全抽象作品(圖3)往往將藤蔓和枝條去形象化,鋪滿整張畫面,達到震撼躍動的視覺效果。由此可見,樹的形象在藝術家向抽象轉變中顯而易見的重要地位。《登峰造極》正創作於八九十年代間的轉折期,吳冠中的筆鋒愈加乾脆俐落,線條愈加簡約明瞭。這種轉變與吳冠中早年對西方藝術理論的研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46年,吳冠中前往巴黎學習美術,深諳幾何學、心理學之視覺規律,再結合以中國古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寫意傳統,從寫生中抽取物件最根本的視覺特徵,在點、線、面的流暢組合組合下讓心中之自然映射躍然紙上,通過藝術之眼將實景中美的抽象因素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