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NG SOO PIENG (SINGAPORE, 1917-1983)
鍾泗賓 (新加坡,1917-1983)

靜物

細節
鍾泗賓
鍾泗賓 (新加坡,1917-1983)
靜物
水墨 設色 紙本
34.5 x 45.5 cm. (13 5/8 x 17 7/8 in.)
簽名 : 泗賓 (左下)
藝術家鈐印一枚

拍品專文

第一代新加坡藝術家鍾泗賓是著名的新加坡南洋畫派先驅,此畫派著墨在將鮮明的東南亞脈絡結合傳統中西方藝術元素。鍾泗賓精于油畫,作品廣受好評,而他的水墨作品也是其創作中重要的一環。非草圖或練習作品,鍾泗賓因為對於西方油畫媒材巧妙的運用而備受推崇,但他也同時在其創作生涯中持續不斷的精進傳統中國水墨的技巧。

受到新加坡這個新家園的啟發,鍾泗賓用熟悉的水墨巧妙捕捉當地的人物與景觀,畫出當地水果與食物的靜物作品,另外也透過人物構圖呈現出各種勞動與休閒場景。

在《漁民》與《靜物》這兩幅作品中,藝術家展現出豐富與靈活的風格,將作品的構圖以更為立體與抽象的方式呈現。中國水墨的勁道被用來強調畫作中的精確細節,運用在《漁民》前景中細長的人物身上。細薄與精確的線條構成的銳利角度描繪出屋簷、房子、橋梁以及簡化的人形,形成一幕傳統的沿海奎籠景色。《靜物》中稜稜角角的幾何形狀的根莖蔬菜與各種水果則是透過具備高掌握度的水墨筆劃呈現。

水墨的自由度和流動性能夠提供更柔軟以及更富有表現力的渲染,在作品中形成細膩的層次、密度以及質感。鍾泗賓的作畫方式簡單與直接,在畫作中透過陣陣色彩的運用吸引目光焦點,例如在漁民的衣物上、船舨彎曲的線條、簡陋棲身之處的屋簷等各種生活細節,以及《靜物》中那一碗帶著溫暖熱帶紅暈的水果上。《漁民》與《靜物》中的一筆一劃,每一個線條都具備目的性,充滿力量與無比流暢,表現出的不只是藝術家透過天賦異稟的創意視野所進行的對於線條、形狀、造型以及色彩的實驗,同時也將他作為一名藝術家的高超技藝展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