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IS CHAN (CHEN FUSHAN, CHINA, 1905-1995)
陳福善 (中國,1905-1995)

太陽下的變幻 - 晨、中午、夕陽

細節
陳福善
陳福善 (中國,1905-1995)
太陽下的變幻 - 晨、中午、夕陽
壓克力 畫布 立軸
236.5 x 137 cm. (93 1/8 x 53 7/8 in.)
1984年作
款識:太陽下的變幻 - 晨、中午、夕陽 VARIATION OF A SUNNY DAY - MORNING, NOON, SUNSET LUIS CHAN 陳福善 1984 (畫背)
來源
漢雅軒畫廊
歐洲 私人收藏
展覽
1984年9月7日至10月7日「陳福善五十年的創作歷程」香港藝術館 香港
1988年7月3日至10月3日「當代中國繪畫選粹」費拉拉現當代藝術館 費拉拉 意大利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作畫不外乎是色彩和形式的組合。顏彩基本而言有兩種:暖色系和冷色系。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透過色彩的嬉耍而栩栩呈現。」
陳福善

陳福善透過他對顏色的精湛掌握,將觀者引進他充滿怪奇生物的幻想世界。他的作品既無東方元素也無西風影響,非抽象也非寫實,而是彰顯了一種純然來自心靈世界的創作手法,源自他潛意識中的視覺乾坤。

除了西方教育的洗禮, 陳福善在香港的成長背景也影響了深植於他作品內的東方風格。無論是油畫、或是結合了絢爛顏色和中國風景畫元素的藝術品, 這種文化融流也能深深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中。儘管在此所展示的三幅作品彰示了陳福善藝術生涯中三種不同風格,它們均具有一共同點,就是對色彩和空間的深度探索。《無題 (神秘之海)》(拍品編號434),《粉紅女孩的傾慕者》(拍品編號435)以及《太陽下的變幻 - 晨、中午、夕陽》(拍品編號436)都透露了野獸派以及抽象表現主義的風格,而除了陳福善的顏色表現,他畫作中的空間結構也是讓人產生這種聯想的原因之一。當中其垂直而具層次感的構圖,頗具中國山水畫卷軸的影子。而傳統中國山水畫中的虛實空間,則是在《粉紅女孩的愛慕者》相錯如繡,作品當中可見不見深度遠近和透視角度等元素;而《太陽下的變幻》讓我們想起了張大千潑墨如煙海又鮮豔的風景畫。

陳福善活躍於香港藝壇,卻非以全職畫家自居;反之,他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白天工作,而入夜之後因著對繪畫的熱愛而投入創作。陳福善並未接受過正式的藝術訓練(除了在1927年上了一年的遠距水彩課程),他其實是透過訂閱西方藝術出版品、並且從他所參觀過的摹寫作品汲取靈感,來滋養自己的視覺阡陌。陳福善對藝術的熱愛和情感,透過奼紫嫣紅的顏彩加上別出機杼的構圖奔流而出。儘管觀者會對這些作品是抽象、或具象表現兩風格之間游移不定,陳福善所提供的幻奇世界依然匠心獨運、使人深深低迴共鳴。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