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SH KAPOOR (INDIA/ ENGLAND, B. 1954)
ANISH KAPOOR (INDIA/ ENGLAND, B. 1954)
1 更多
安尼施‧卡普爾 (印度/英國,1954年生)

鏡子( 有機綠到東方藍)

細節
安尼施‧卡普爾
安尼施‧卡普爾 (印度/英國,1954年生)
鏡子( 有機綠到東方藍)
簽名:WD101427 A. kapoor 2016 (背部);Anish Kapoor 2016 (刻於背部)
不銹鋼 漆
99.1 x 99.1 x 16.2 cm. (39 x 39 x 6 3/8 in.)
2016年作
來源
紐約Lisson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拍品專文

《鏡子(有機綠到東方藍)》(2016年)為雕塑家安尼施.卡普爾力臻完美之作。作品引領觀者進入超脫世俗的深度之中。作品由左至右由綠變藍的稀有的色調變化,讓它成為卡普爾以反射性凹鏡為中心的雕塑風格中一個獨特例証。當觀者窺視雕塑所營造那個繽紛閃耀的深淵,其天賦感知彷彿暫停運作。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均被呈現、反思、再擴大,展示於作品的塗漆表面上,將既有現實動搖並昇華至全新境界。卡普爾曾經解說:「在我而言,一個被磨光表面的有趣之處,是當它到達完美狀態後所發生的事-它超出物理層面,進而開始飄浮並帶來新衝擊。我覺得這些凹狀表面上發生的事特別迷人。它們超越物質層面的狀態,正是我所追求的。」(安尼施‧卡普爾,節錄自2008年波士頓當代藝術學院展覽圖錄《安尼施‧卡普爾》第53頁)。《鏡子(有機綠到東方藍)》有如存在主義的出入口般運作:讓我們在這非物質與物質世界兩者之間的交匯處直視深層而共鳴的空白。它讓人身歷其境的大小和深刻的色調光芒美化了作品的外觀,讓觀者從長久的存在感中赤祼裸地解脫出來。當我們碰上無垠的虛無,所有自我的存在感都逐漸消散。

卡普爾曾經提及他從浪漫主義藝術家如卡斯帕‧大偉‧佛列德利赫等身上獲益良多。當前輩們嘗試以自己的風景畫作捕捉精神昇華的片刻,卡普爾則專心鑽究內心情感。他不以人或地傳遞訊息,而是直接挑起昇華過程中的變化與經歷。一如佛列德利赫作品《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1818年)中的主角在重重霧中高踞懸崖遠眺,本作的觀者在欣賞作品時,明確知悉自己站在無比雄偉的峭壁上。卡普爾運用相近手法,以印度教 svayambh或是「自生」物件為主題,展示它們能夠透過與大自然互動建構出獨立意義的一面。「傳統昇華由暗啞表面而起,深層而引人入勝;而現代的昇華則由閃耀光滑的表面而起,它必然存在、會自省和回應觀者的目光。」卡曾爾說:「我的主旨是要把物件本身和物件的性質分開。」安尼施‧卡普爾,節錄自Heidi Reitmaier著,2007年7月《泰特雜誌》《安尼施‧卡普爾與Heidi Reitmaier 對話》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融藝(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