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傅丹
傅丹 (越南/丹麥,1975年生)
165° W
金箔 紙板
91 x 173 cm. (35 7/8 x 68 1/8 in.)
2011年作
來源
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nationality of the artist should read Vietnam/ Denmark and not as stated in the printed catalogue.
此拍品的藝術家國籍為越南/丹麥。

拍品專文

這是一個被展開鋪平的郵政紙箱,表面貼著閃閃發亮的金箔。一個粗糙紙板組成的「X」印刷字母赫然佔著正中心位置,呈現一個泰國牌子的飲品塑料蓋。這件作品表面可見歲月留下的污跡、褶痕和皺紋,講述它顛沛流離的經歷。在左邊下方的金色背景上,一行用模板印刷的哥特式字體寫著大衛.寶兒的歌詞「Time he flexes like a whore」,是藝術家父親書法家Phung Vo所書。《165°W》將易變質的物料共冶一爐,構成一道簡單而強烈的宣言。這幅作品出自傅丹的《Bowditch Alphabet》系列。此系列將個人經歷和更遙闊的文化語境交織融合,探索語言如何促成消滅、壓制和交流。鮑迪奇字母表是1802年內森尼爾.鮑迪奇在《美國實用航海指南》裡制定的業界標準用語。此書確立了25個航海時區並將之按字母排列(斯拉夫字母裡沒有「J」,因此從缺)。這個以西方為中心的系統有助建立航道,並促進了殖民事業的崛起,至今依然令世界處於割裂的局面。題目《165°W》指的是經度位置,東西方貿易橫掃全球的勢力,被手工裝飾的金箔顛覆了意義:金箔剪出的是神聖的偶像和神殿,而不是代表金錢價值。寶兒的歌詞為「人生而必死」的古老概念添上一道流行氣息。精緻華麗的黃金,與廉價俗麗的紙箱對比強烈;勞動、宗教、商業和美感融匯在一起,構成一段充滿挑畔意味的對話。

對於在1975年出生於越南的傅丹而言,字母具有多重意義。越南語原本以漢字文言文為書面語,自耶穌會傳教和殖民統治以來,拉丁字母取締漢字,現代越南語自此拉丁化。在十九世紀,法語是法律和政府官方語言,將越南人與本地文學傳統進一步割裂開來。傅丹的名字在西方經常被人唸錯。在越南南部方言裡,「D」的音素不一樣,因此其名字的正確發音是「洋」(「Yahn」)。世界與個人的經歷往往互相融合。傅丹四歲時,舉家從越南逃難往美國,途中被一艘丹麥貨輪攔截下來,結果,他們在1979年定居丹麥。在越南,Phung Vo是一位書法家,但到了這個語言不通的國家後,他的手藝無以為繼,而透過此作的哥特式書法,傅丹為父親找到一種新的表達途徑。我們都無法擺脫時間的限制,而且皆由前人舊事塑造而成。傅丹的「X」是一個清晰宏亮的符號,它將重重繁雜的意義、歷史和價值化作一片無聲平靜。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融藝(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