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K NAM JUNE (KOREA, 1932-2006)
PAIK NAM JUNE (KOREA, 1932-2006)
PAIK NAM JUNE (KOREA, 1932-2006)
2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白南準 (韓國,1932-2006)

亞歷山大大帝

細節
白南準
白南準 (韓國,1932-2006)
亞歷山大大帝
霓虹燈 輪子 菲林 電線 金屬 塑膠 膠片 玻璃 木雕 雕塑
280 x 135 x 230 cm. (110 3/4 x 53 1/8 x 90 1/2 in.)
1993年作
來源
2009年11月30日 佳士得香港 編號1502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1993年《Nam June Paik, eine DATA base》K. Bussmann and F. Matzner 著 Ostfilder-Ruit 德國 (圖版,第119頁)
展覽
1993年6月13日-10月10日「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 威尼斯 意大利

拍品專文

「勇於嘗試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 亞歷山大大帝

白南準雄偉的綜合媒材雕塑《亞歷山大大帝》(拍品編號70)是一件對這位偉大馬其頓偉國王的肖像刻畫。這座塑像既迷人而又深有創見,且也是藝術家眾多傑出作品中的代表之作。白南準使用了馬塞爾.杜象式的,以現成物作為媒材來建構語境的手法,將象徵亞歷山大大帝的一組播放著霓虹符號的電視機外殼連同一隻木象裝在輪車上。而為了進一步強調主題人物的統治者地位,白南準將紅色霓虹光管做成中文「王」字設在了主題人物的「頭部」,而一捆電線則被用來代表了人物手中的矛。電視、霓虹光管及電線一直以來都在白南準的藝術作品中組成關鍵元素。這些媒材的使用蘊含了藝術家對新媒體的迷戀,而新媒體在此作為現今時代最觸目的文化創作形式,其創新的驅動力被視為進入未來社會的鑰匙。

這件著名作品曾參加1993年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並作為德國館的關鍵作品展出(圖1)。白南準在館中呈現了名為「電子超級高速公路-從威尼斯到烏蘭巴托」的大型項目,其規模貫穿兩間小型展廳及環繞建築的花園。室內空間的部分表現了對東方與西方的隱喻,而室外的陳設則再現了七位歴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他們都曾遊歴各國並促進了世界的統一,其中包括馬可孛羅、朝鮮國君檀君、匈奴國王阿提拉、克裡米亞韃靼人、凱瑟琳大帝以及成吉思汗。其中充滿了象徵性和未來主義的作品《成吉思汗的復興》,與宏偉的《亞歷山大大帝》(圖2)形成了強而有力的呼應。

德國選擇韓國藝術家代表其國家參加雙年展一舉或許令人頗為驚訝,但正是白南準與東方的關聯造就了這個決定。此屆雙年展在地緣政治層面上至關重要:這正是東、西德在冷戰的影響下重新統一後的首屆雙年展。其主旨力求宣揚在跨國交流和身分認同中的統一與和諧。德國同時選擇白南準與旅美德國藝術家漢斯‧哈克一起代表德國參展,此舉喻意深長而又有力地體現出兩德在歴經長期分隔後的再次統一。

此外,白南準的個人背景亦能體現1993年雙年展的主題︰「藝術家為當代流浪者」。他於韓戰後與家人逃難到香港,之後再移居日本,並入讀東京大學,從而對藝術及音樂產生濃厚興趣。直到1958年,白南準移居德國並入讀慕尼克大學,他的藝術事業才真正開始蓬勃發展。他在當地結識了實驗藝術家約翰‧凱吉及喬治‧馬修那斯,並一同加入國際藝術團體「激流派」。為表彰白南準出展威尼斯雙年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曾向其頒發「Ehren-Gast-Arbeiter」(榮譽海外工作者)的稱號獎項。來自東方,似是德國人而又非德國人的白南準,以其微妙複雜又多元的文化身份認同,與此次雙年展的論點產生了完美的共鳴。

作品《亞歴山大大帝》的根本精神在於探討跨文化的影響力。這位馬其頓國王是最先擁護並推動早期全球化的歴史人物之一,他當年在大力將希臘文明傳播到東方的同時也吸收眾多其他的文化。白南準將亞力山大置於大象之上以隱喻他的變通。據說在高加米拉戰役(西元前331年)中,波斯帝國和印度帝國曾利用大象來攻擊馬其頓軍隊。這一戰術成功震攝了亞歷山大的勇士們,而其後亞歴山大則也採用了大象為他戰略的一部份。這位偉大領袖在面對新文化衝擊時皆能包容與創新,而這正是白南準希望觀者透過這件作品予以關注的主題。

正如白南準的歴程一般,亞歴山大大帝的故事展現了對跨越國度的探索。他憑藉無比的才智統一了希臘,並將版圖擴展至今天的敘利亞及埃及等地,從而留芳百世。白南準與亞歷山大的類似不僅僅是在地理位置的變遷上,而更是涵蓋了信念和感受力。白南準重新利用這些舊的電子產品,正如亞歴山大大帝在征服一方後,把異域的文化元素吸收,以強化自己的帝國。在現今這種充斥著即時通訊及大眾資訊發達的年代,白南準探討了科技是如何為不同文化建立聯繫,並同時關心著如何界定及保留個人身份 。

白南準幽默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文化流浪者,與亞歴山大大帝及其他標誌性歴史領袖一起躋身於德國館內。他把自己所有的歴史及藝術感知融合,以反映自己在不同國家、文化及語言環境中的遊離。白南準這件龐大的雕塑作品除了是這位元古代非凡領袖的代表性肖象,以及藝術家對新媒材試驗的一大實例之外,也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自白,以反映藝術家對跨文化溝通及跨國關係的強烈關注。正是這種卓越的跨文化素養及適時的觀點,讓白南準因「最能彰顯雙年展跨國藝術之精神」而贏得此屆雙年展的「金獅獎」,並令德國館獲得「最佳藝術家展館」。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融藝(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