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sy (UK, B. 1974)
Banksy(英國,1974年生)

This is a Pipe

細節
Banksy
Banksy(英國,1974年生)
This is a Pipe
簽名:Banksy 2011(背面)
顏料 古董框 再生金屬
藝術品: 69 x 80 x 29 cm. (27 1/8 x 34 5/8 x 11 3/8 in.)
畫框: 87.6 x 99 cm. (34 1/2 x 39 in.)
2011年作
簽名:Banksy 2011(背面)
來源
前藏者直接得自藝術家
2017年3月9日 蘇富比倫敦 編號154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此作品附Pest Control Office開立之作品保證書。
展覽
2011年4月17日 – 8月8日「Art in the Streets」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 洛杉磯 美國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藝術應當使困擾的人感到安逸、使安逸的人感到困擾。」- Banksy

「BANKSY的作品在美學與語言的界線之間遊走,然後偷偷的畫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之上。無論是以碳筆在街頭繪畫、在畫展中銷售、還是偷偷在博物館中掛上,他的作品都充滿着機趣與超越語言界限的比喻。」- 夏柏特.費利寫於BANKSY入選《時代》百大人物時,2010年4月。

不羈的街頭藝術家Banksy以他叫人驚奇又充滿諷刺意味的作品聞名,這些作品經常嘲弄社會議題和主流藝術機構。此作《This is a Pipe》(Lot 009),受馬格利特的名作啟發。然而Banksy沒有畫上一個煙斗(pipe),而是以一個鍍金的畫框鑲起一個水龍頭 (pipe),在下面草草寫著「這是一個水管」。這個曾經在洛杉磯當代藝術館展出的作品,叫人會心微笑,是Banksy的藝術機趣和順手拈來藝術史典故與日常物件創作的好例子。

在1929年雷內·馬格利特創作了一幅名為《形象的叛逆》的作品。作品畫了一個煙斗,在下面用法語寫上「這不是一個煙斗」。作品挑戰圖像表現、語言與物象的既定關係。縱然我們的本能反應會否定,但這幅經典卻提醒觀眾這裏根本就沒有煙斗。

Banksy的版本把馬格利特的作品再度反轉,他選擇使用真實的水管作為對象,在下方如孩童般草草不工以英語寫上「這是一個煙斗」。鑲起煙斗的鍍金畫框完滿了畫作,把這把生銹的金屬變成了對馬格利特作品的回溯致敬。然而Banksy決定把金屬粗糙的邊緣突出畫框外,讓人在意作品的挪用,以及他作為一個到處作畫的街頭藝術家的身份。這行為亦隱晦地向馬塞爾.杜象的作品和他把日常身件轉化成現成作品的創作手法致敬。

此作在2011年於洛杉磯當代藝術館,作為美國主要美術館首個探討塗鴉及街頭藝術的展覽「街頭藝術」展的其中一個展品出展。Banksy在展覽的高度表現,呈現了他作為其中一個最世上最有名的街頭藝術家的身份,以其神秘的身份及經常富話題性的表演而聞名世界。

雖然概念及技巧簡單,《This is a Pipe》表現了Banksy藝術的其中一個長處:為尋常生活帶來震撼、刺激及幽默的能力。透過簡單的表現與幾件物件,Banksy不單顛覆了著名的藝術經典,同時亦挑戰了我們對藝術與原創性的期望。反詰甚麼才值得稱為藝術、擁有者的身份、以及甚麼可做、甚麼不可以做等等,這都是Banksy作品的中心主題,使得他以藝術家、社會運動家及叛逆分子而斐聲國際。

更多來自 First Open | Hong Kong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