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O FONTANA (ITALY, 1899-1968)
托斯卡納貴族珍藏
盧齊歐.封塔納(意大利,1899–1968)

空間概念,等待

細節
盧齊歐.封塔納
盧齊歐.封塔納(意大利,1899–1968)
空間概念,等待
水漆 畫布
41 x 33 cm. (16 1/8 x 13 in.)
1966年作
款識:l. fontana "Concetto spaziale" ATTESA oggi e domenica(畫背)
來源
羅馬 BILICO畫廊
現藏家的父親約於1967年購自上述畫廊
出版
1974年 《Lucio Fontana. Catalogo ragionato》E. Crispolti著 米蘭 意大利 第2冊 編號 66 T 93(圖版,第186頁)
1986年 《Fontana. Catalogo generale》E. Crispolti著 米蘭 意大利 第2冊 編號 66 T 93(圖版,第647頁)
2006年 《Lucio Fontana. Catalogo ragionato di sculture, dipinti, ambientazioni》E. Crispolti著 米蘭 意大利 第2冊 編號 66 T 93(圖版,第842頁)
展覽
1967年2月「Lucio Fontana: attese – concetti spaziali」 BILICO畫廊 羅馬 意大利

拍品專文

盧齊歐‧ 封塔納1966 年的作品《空間概念,等待》上以一刀割開了一抹嫣紅,這幼細的一道橫劃,揭開了無盡的黑暗,亦是有力的立場表現。為了達致如此斑爛的色彩,馮塔納先塗上深紅,再加添一層螢光,在當時是極為嶄新的手法。此件作品來自一位歐洲貴族的收藏,他與妻子均為戰後意大利藝術家重要的贊助者。出生於托斯卡尼,這位貴族成長於達文西繪畫《蒙娜麗莎》的大宅之中,其後在大學修讀美術史。他以畫家貝卡富米為題的畢業論文,至今仍然是對這個意大利矯飾主義畫家其中一篇最重要的研究。即使身為一位文藝復興美術史學者,他同時也被意大利戰後及當代藝術圈的刺激與創新所吸引。他移居到羅馬與他的貴族妻子結婚,並融入了當時充滿活力的羅馬文藝圈。他結識了許多藝術家,其中包括了封塔納,也因此收藏了這件作品,並在他的收藏中一直保存了五十多年之久。誠然,在《空間概念,等待》一作中,其意像十分大膽,雖然直接的割開畫布,封塔納的刀痕卻並非破壞,反而富有創造性。作為一個為畫布注入無垠黑暗的簡單動作,馮塔納在象徵意義及實際上都開拓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使藝術創作進化至他認為的「空間時代」。他表示:「作為一個畫家,在我穿了洞的畫布創作同時,我不想只作畫,我想要開拓空間,為藝術創造新的維度,在畫面的局限之外無窮開拓,與宇宙連結。」( 引自J.馮.德.馬克與E.克利斯普迪,《知識》,布魯塞爾,1974 年,第7 頁)。

封塔納對科技潛能的着迷,使他成為未來主義的繼承者,而太空時代更是靈感的泉源。即使封塔納的空間主義運動先於宇宙探索,他在畫面上創造的空洞 (buchi),均讓人聯想到星辰,它們探索到前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封塔納在畫面穿洞的手法,很快發展得更深遠,透過割開畫布 (tagli),他創造了一個捕捉動感、超越畫布的視覺語彙。空洞 (buchi) 只能讓人一窺畫布以外的黑暗領域,但割口 (tagli) 揭開了封塔納所言「第四維度」之帷幔。「無限穿過它們,光線穿過它他們,」他闡釋道:「再沒有繪畫的必要了」( 引自 E.克里斯普提,〈空間主義與非正式藝術:五十年代〉,《盧西奧.封塔納》,展覽圖錄,米蘭展覽宮,1998 年,第146 頁)。在《空間概念,等待》等作品之中,正正表現了這種絕對超然的自由,一個嶄新的存在。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