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1899-1983) / PU RU (1896-1963)
ZHANG DAQIAN (1899-1983) / PU RU (1896-1963)
ZHANG DAQIAN (1899-1983) / PU RU (1896-1963)
1 更多
ZHANG DAQIAN (1899-1983) / PU RU (1896-1963)
4 更多
張大千∕溥儒

醉杏圖∕杏語圖

細節
張大千∕溥儒
醉杏圖∕杏語圖
設色紙本 手卷一對 一九三四∕一九三二年作
每幅16 x 94.5 cm. (6 ¼ x 37 ¼ in.)
(2)張大千題識:
醉杏圖。
甲戌(1934年)十一月,悔厂先生令畫。
蜀人張爰。
鈐印:
大風堂、大千、西川張八、兩到黃山絕頂人
鑑藏印:
謫僊館
原藏家題簽條:
醉杏圖。悔菴珍藏。
鑑藏印:僊
溥儒題識:
杏語圖。
悔厂先生屬作,壬申(1932年)九月,溥儒。
鈐印:乾坤一腐儒、舊王孫、長毋相忘、衡門之下
鑑藏印:謫僊館珍藏記
原藏家題簽條:杏語圖。悔菴珍藏。
鑑藏印:凡
來源
謫僊館舊藏;
香港佳士得,近現代中國書畫,2004年4月25日,編號28。

拍品專文

大千童年隨母姊習畫,後又到日本學習織染,對於顏料具有非比常人的敏感度。回國後,大千隨二兄善孖居上海,拜曾熙、李瑞清為師,習詩文書法,並以繪畫水仙見長,有“張水仙”之美譽。1924年,大千受邀出席海上著名文人雅集“秋英會”,詩文雛鳳清音,書畫嶄露頭角,一時報紙爭相報導,譽為藝林新秀。
心畬以王孫之貴,潛沉西山十數年,1930年在北平中山公園水榭展覽,以詩書畫三絕振起北宗山水於數百年後,而又兼擅人物、花鳥、走獸,工筆寫意皆能,一鳴驚人,成為愛新覺羅宗室藝林重要代表人物。
1926年,大千心畬北平初見,隔案筆墨交鋒,俯首吟詩作畫而又合作無間,“南張北溥”之名不脛而走,登門求字作畫,絡驛不絕。此次上拍的大千《醉杏圖》、心畬《杏語圖》手卷,即受悔庵先生之請繪製而成。二人以滿園春杏為題,而又各施筆墨,各逞才情。大千寫高士遊賞杏花春雨江南之景,假山危石,得園林之雅;心畬下筆幽壑,牆外山林春杏,院舍高閣讀書,仿佛西山讀書之寫照。二人南北居處,所見不同而下筆迥異,構圖極富巧思之趣。披卷尺寸之間,南北情緻映入眼簾,猶如置身其間,“南張北溥”盛名不虛。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