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我的早期作品有抒情成分,色彩強烈,它們是一種憂鬱自發動作所完成的接近書寫的抽象畫。」
- 謝景蘭
1957 年,謝景蘭與趙無極分手,褪去繆斯身份的她在60 年代真正開始了追隨內心的獨立創作,並在巴黎Crueze 畫廊舉辦首次個展。1960 年代的《丹霞照青峰》正映證著謝景蘭藝術生涯中開始集抽象繪畫、書法、舞蹈、音樂為一體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她不僅與喬治.馬修、皮耶.蘇拉吉等巴黎抽象藝術先鋒聯繫緊密,更從自幼學習的金石、書法、水墨等東方傳統中尋找自我的抽象語言。1960 年張大千來到巴黎展出作品,她亦與大千結交。1961 年,她正式成為法國音樂作詞、作曲和出版學會認可的作曲家,真正開啟了她致力推崇「綜合藝術」(L'art synthèse)的道路。
《丹霞照青峰》中,看似混沌的色彩下暗湧翻滾,風起雲湧。乍看之下,如一團澄藍的煙霧映襯著赤紅的岩壁蒸騰而上,而審視其間,每一縷曼妙的藍煙迴旋縈繞,又如昌盛蔓延的炙焰,幽藍火舌竄向高處。現代舞的開創者瑪莎.葛蘭姆的舞姿讓當時初到巴黎的謝景蘭深受觸動。而舞蹈與筆墨,在中國的狂草傳統中早有交匯——唐朝張旭於醉酒後奮筆疾書,開創狂草之風,稱「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正如葛蘭姆的舞蹈力求肢體有收放張弛間的迸發力,謝景蘭的作品亦將「舞」與「筆」合二為一。
謝景蘭的早期油畫往往色調沉鬱,而《丹霞照青峰》以謝景蘭早期罕見的的濃烈色調反差,更加強了畫面的情感張力。雜糅著朱砂、石青、石綠,作品以神秘的東方色調,將觀者引入深沉悠遠的冥思之境。羅斯科以朦朧色塊塑造空間的神聖感,而謝則以水墨般輕盈舞動的筆觸,牽動觀者靈魂與之共同升騰,赤霞交織碧玉,純粹的群青勾點其間,如星火迸發的瞬間。畫面右側,深邃寧靜的暗色更加強了畫面維度。動與靜,柔與剛,水與火,在畫面中交鋒、平衡。《丹霞照青峰》無疑是謝景蘭揮毫運墨下一段無聲勝有聲的生命之舞。
- 謝景蘭
1957 年,謝景蘭與趙無極分手,褪去繆斯身份的她在60 年代真正開始了追隨內心的獨立創作,並在巴黎Crueze 畫廊舉辦首次個展。1960 年代的《丹霞照青峰》正映證著謝景蘭藝術生涯中開始集抽象繪畫、書法、舞蹈、音樂為一體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她不僅與喬治.馬修、皮耶.蘇拉吉等巴黎抽象藝術先鋒聯繫緊密,更從自幼學習的金石、書法、水墨等東方傳統中尋找自我的抽象語言。1960 年張大千來到巴黎展出作品,她亦與大千結交。1961 年,她正式成為法國音樂作詞、作曲和出版學會認可的作曲家,真正開啟了她致力推崇「綜合藝術」(L'art synthèse)的道路。
《丹霞照青峰》中,看似混沌的色彩下暗湧翻滾,風起雲湧。乍看之下,如一團澄藍的煙霧映襯著赤紅的岩壁蒸騰而上,而審視其間,每一縷曼妙的藍煙迴旋縈繞,又如昌盛蔓延的炙焰,幽藍火舌竄向高處。現代舞的開創者瑪莎.葛蘭姆的舞姿讓當時初到巴黎的謝景蘭深受觸動。而舞蹈與筆墨,在中國的狂草傳統中早有交匯——唐朝張旭於醉酒後奮筆疾書,開創狂草之風,稱「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正如葛蘭姆的舞蹈力求肢體有收放張弛間的迸發力,謝景蘭的作品亦將「舞」與「筆」合二為一。
謝景蘭的早期油畫往往色調沉鬱,而《丹霞照青峰》以謝景蘭早期罕見的的濃烈色調反差,更加強了畫面的情感張力。雜糅著朱砂、石青、石綠,作品以神秘的東方色調,將觀者引入深沉悠遠的冥思之境。羅斯科以朦朧色塊塑造空間的神聖感,而謝則以水墨般輕盈舞動的筆觸,牽動觀者靈魂與之共同升騰,赤霞交織碧玉,純粹的群青勾點其間,如星火迸發的瞬間。畫面右側,深邃寧靜的暗色更加強了畫面維度。動與靜,柔與剛,水與火,在畫面中交鋒、平衡。《丹霞照青峰》無疑是謝景蘭揮毫運墨下一段無聲勝有聲的生命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