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無論是線條,抑或是色彩都無法完整呈現景色,而 只是略顯其內在蘊含的力量;畫家將它們從對宇宙的 豐富想像中釋放出來,而在此過程中身與心即可合二 為一。」 -皮埃爾‧ 卡巴納(Pierre Cabanne),《論朱德群》
朱德群擅長運用深厚的書法功底,以及承自莊子美學的壯美詩意,於抽象油畫 due in 2020-2021. 之中再現山水意象。《1976 年12 月8 日》一作既完美呈現了藝術家通過運 用戲劇性的光線和極具紋理的表畫來詮釋西方繪畫技法的能力,而又通過傳統 中國文化象徵的書法韻動來展現他靈魂的內在深度。
在《1976 年12 月8 日》 中快速而決斷 的筆觸彷彿是一筆到底完成:朱德群 的筆觸於畫布上靈巧觸碰、 流轉、扭動,色彩交織並呈現出洶湧澎湃的視覺 節奏。藍、綠二色以橫豎的相反方向橫掃整個構圖,為畫作注入深度:在前景 中的橫向藍色線條引領觀者的視角,游離至陡峭山嶺的綠色直線,最終將所有 線條與筆觸的能量皆彙聚於畫布中央。分別置於左下及右上的鮮黃色焦點猶如 兩個耀眼的明光,為偏深暗色調的畫面注入新活光芒。七十年代起,朱德群已 能夠從容運用油彩,並開始將它們稀釋,再以國畫中的大號毛筆畫筆將經調淡 了的色彩薄塗於畫布上。畫中的光線隨著筆觸舞動變得栩栩如生,顏色的律動 變幻宛如海浪般的潮動起伏,展現出震撼人心的全新視覺印象。
毫無疑問,《1976 年12 月8 日》的畫面參考了巴羅克時期的明暗分界技法, 是朱德群在這一時期著重借鑒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盧西奧·豐塔納(Lucio Fontana)通過他的「巴羅克」(Baroque)系列重新回顧了這一重要的藝 術歷史時期中的技法。他靈動逍遙地運用不同材料、質地與色彩,以突顯巴羅 克時期風格的強烈對比、動感和活力。同樣,在大多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作 品中,朱德群都偏愛暖色調來呈現畫面的深度,以此向倫勃朗致敬。但是,在 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更多畫作都採用了綠色和藍色調,以更直接地表達他的 自然觀。七十年代的此類作品鮮少出現在市場上,而《1976 年12 月8 日》 一作是其中難得一見的珍品,以極清晰而有自信的構圖,渲染上藍、綠與黃 色,讓人聯想到被陽光徹照下的海洋深處。
至1970 年,朱德群已定居法國15 年,並完美掌握以直覺先行的獨特抽象畫 技法 —將保羅‧ 塞尚及尼古拉.德.斯塔埃爾的畫風以及宋朝山水畫哲理的 技 法巧妙結合,融會貫通、透徹古今中外。1969 年,朱德群參觀於阿姆斯特 丹荷蘭國立美術館舉行的倫勃朗誕辰300 年回顧展時,獲得全新啟發,豐富 了他的抽象畫表達方式。從倫勃朗的作品中,朱德群偶遇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 家發展出的明暗對照法。此對光線的完美運用方法自十六世紀起就已成為歐洲 藝術史上的一根中流砥柱。 在細緻觀摩倫勃朗的傑作數小時後,朱德群決定 把倫勃朗畫中光暗的極大反差特徵融入畫作構圖,以西方藝術發展的核心技法 來更一步豐富他承載的東方繪畫傳統。中國傳統繪畫一向崇尚以墨色線條詮釋 主體的本質,並認為過度使用色、光、影會偏離畫作本身內藏的自然能量。反 之,光線是歐洲宗教畫作中的固有概念,更被用作呈現題材的神聖靈性。對來 自中國的朱德群而言,西方具象風景畫與抽象畫之間的分野是不存在的,站在 這一獨特視角的他能夠以直接而又和諧的方式結合這兩者。
抽象繪畫與書法美學在此達到了高度的交融,不僅是跨越中西藩籬的,更是 超前時代的表現。從早期塞尚式具有量感的風景、到尼可拉斯‧ 德‧ 史塔爾 (Nicolas de Staël)所啟發的抽象轉化、再將書法運筆躍然畫布上,朱德 群一步步地克服形式與風格的挑戰,朝向精神性的表達,而中國繪畫也就此開 創出嶄新的向度。1997 年12 月17 日,朱德群被選為法蘭西國家美術學院成 員, 是首位加入這具影響力的法國藝術機構的中國藝術家。2001 年,他先後 獲法國總統及法國教育部長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及棕櫚騎士學術勳章。朱德 群基金會正在策劃一個藝術家的巡迴展,將於2020 年至2021 年間舉辦。
朱德群擅長運用深厚的書法功底,以及承自莊子美學的壯美詩意,於抽象油畫 due in 2020-2021. 之中再現山水意象。《1976 年12 月8 日》一作既完美呈現了藝術家通過運 用戲劇性的光線和極具紋理的表畫來詮釋西方繪畫技法的能力,而又通過傳統 中國文化象徵的書法韻動來展現他靈魂的內在深度。
在《1976 年12 月8 日》 中快速而決斷 的筆觸彷彿是一筆到底完成:朱德群 的筆觸於畫布上靈巧觸碰、 流轉、扭動,色彩交織並呈現出洶湧澎湃的視覺 節奏。藍、綠二色以橫豎的相反方向橫掃整個構圖,為畫作注入深度:在前景 中的橫向藍色線條引領觀者的視角,游離至陡峭山嶺的綠色直線,最終將所有 線條與筆觸的能量皆彙聚於畫布中央。分別置於左下及右上的鮮黃色焦點猶如 兩個耀眼的明光,為偏深暗色調的畫面注入新活光芒。七十年代起,朱德群已 能夠從容運用油彩,並開始將它們稀釋,再以國畫中的大號毛筆畫筆將經調淡 了的色彩薄塗於畫布上。畫中的光線隨著筆觸舞動變得栩栩如生,顏色的律動 變幻宛如海浪般的潮動起伏,展現出震撼人心的全新視覺印象。
毫無疑問,《1976 年12 月8 日》的畫面參考了巴羅克時期的明暗分界技法, 是朱德群在這一時期著重借鑒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盧西奧·豐塔納(Lucio Fontana)通過他的「巴羅克」(Baroque)系列重新回顧了這一重要的藝 術歷史時期中的技法。他靈動逍遙地運用不同材料、質地與色彩,以突顯巴羅 克時期風格的強烈對比、動感和活力。同樣,在大多數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作 品中,朱德群都偏愛暖色調來呈現畫面的深度,以此向倫勃朗致敬。但是,在 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更多畫作都採用了綠色和藍色調,以更直接地表達他的 自然觀。七十年代的此類作品鮮少出現在市場上,而《1976 年12 月8 日》 一作是其中難得一見的珍品,以極清晰而有自信的構圖,渲染上藍、綠與黃 色,讓人聯想到被陽光徹照下的海洋深處。
至1970 年,朱德群已定居法國15 年,並完美掌握以直覺先行的獨特抽象畫 技法 —將保羅‧ 塞尚及尼古拉.德.斯塔埃爾的畫風以及宋朝山水畫哲理的 技 法巧妙結合,融會貫通、透徹古今中外。1969 年,朱德群參觀於阿姆斯特 丹荷蘭國立美術館舉行的倫勃朗誕辰300 年回顧展時,獲得全新啟發,豐富 了他的抽象畫表達方式。從倫勃朗的作品中,朱德群偶遇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 家發展出的明暗對照法。此對光線的完美運用方法自十六世紀起就已成為歐洲 藝術史上的一根中流砥柱。 在細緻觀摩倫勃朗的傑作數小時後,朱德群決定 把倫勃朗畫中光暗的極大反差特徵融入畫作構圖,以西方藝術發展的核心技法 來更一步豐富他承載的東方繪畫傳統。中國傳統繪畫一向崇尚以墨色線條詮釋 主體的本質,並認為過度使用色、光、影會偏離畫作本身內藏的自然能量。反 之,光線是歐洲宗教畫作中的固有概念,更被用作呈現題材的神聖靈性。對來 自中國的朱德群而言,西方具象風景畫與抽象畫之間的分野是不存在的,站在 這一獨特視角的他能夠以直接而又和諧的方式結合這兩者。
抽象繪畫與書法美學在此達到了高度的交融,不僅是跨越中西藩籬的,更是 超前時代的表現。從早期塞尚式具有量感的風景、到尼可拉斯‧ 德‧ 史塔爾 (Nicolas de Staël)所啟發的抽象轉化、再將書法運筆躍然畫布上,朱德 群一步步地克服形式與風格的挑戰,朝向精神性的表達,而中國繪畫也就此開 創出嶄新的向度。1997 年12 月17 日,朱德群被選為法蘭西國家美術學院成 員, 是首位加入這具影響力的法國藝術機構的中國藝術家。2001 年,他先後 獲法國總統及法國教育部長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及棕櫚騎士學術勳章。朱德 群基金會正在策劃一個藝術家的巡迴展,將於2020 年至2021 年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