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安東尼奧·索拉於1961年創作的《將會》,是他獨具特色的肖像作品。在石板灰的背景下,透明的黑白筆觸翩翩起舞,滾動交織,將無定形藝術(Art Informel)中的書法力量與人類的記憶精密結合於一體。1930年,索拉出生於西班牙韋斯卡(Huesca),十幾歲時的他就因重病肺結核而臥床休養五年。在這段時間里,他反反復復回憶著童年時去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Museo del Prado)的參觀,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和迭戈·委拉斯開茲(Diego Velázquez)的傳世傑作。於是在他身體恢復伊始,就開始創作藝術,嘗試平板印刷、散文與詩歌。在巴黎短暫經歷了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創作之後,索拉於1957年定居馬德里,在那裡他發展出了一系列獨辟蹊徑的個人風格,皆在《將會》一作中體現:狂熱瀟灑的單色調將抽象的形式與西班牙大師們的人物題材融合成一。確實,在索拉波濤洶湧的筆觸中暗懸著極富力量的側寫,甚至閃爍著絲綢與天鵝絨般的光芒,而此等光芒萬丈也在西班牙黃金一代乃至委拉斯開茲的作品中才方現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