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當前拍品包括法國設計師尚·普魯維的三件代表性作品,其中包括一張重要的「總理(Présidence)」辦公桌,型號201,約為1955年作品;一張旋轉椅,型號FP 11,約為1946年作品;以及約在1952年左右罕見的一件「強力」調整型壁燈。如同它們在此一起出現,這組作品的賣方直到現在仍與它們一起生活,賣方同意向市場提供這次難得的機會,來競購普魯維前所未見、最為傑出的一組拍品。
普魯維在1901年出生於巴黎,在法國南錫(Nancy)度過了童年時光,南錫也是法國新藝術派工匠和設計師學校Écolede Nancy的所在地,他的父親正是學校的共同創始人。年輕的普魯維身邊都是測試材料極限的藝術家,他就在這種環境長大,其中包括路易·馬約瑞勒(Louis Majorelle)和埃米爾·加萊(Émile Gallé)。儘管普魯維十幾歲時就渴望當個工程師,但他的家人負擔不起學費。結果他只好接受了當地鐵匠的學徒訓練。但在機緣巧合之下,普魯維接受的是一位偉大的新藝術設計師之一 — 阿達伯特-喬治·薩博(Adalbert-Georges Szabo)的訓練,而薩博是用鐵製造技術繁複的格窗與門的名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徵招服役後,普魯維創立了自己的金屬加工工作室。一直到1929年,普魯維才開始嘗試用工業材料製作精美的金屬家具,並開設了自己的小工廠。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和皮耶‧江耐瑞(Pierre Jeanneret)等具有開創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師,發現了普魯維當代作品的技巧和才華,並開始在其創作中運用他的設計。勒·柯比意認為普魯維既不是建築師也不是工程師,而是縱橫於兩種學科之間的混合型天才。
普魯維在1901年出生於巴黎,在法國南錫(Nancy)度過了童年時光,南錫也是法國新藝術派工匠和設計師學校Écolede Nancy的所在地,他的父親正是學校的共同創始人。年輕的普魯維身邊都是測試材料極限的藝術家,他就在這種環境長大,其中包括路易·馬約瑞勒(Louis Majorelle)和埃米爾·加萊(Émile Gallé)。儘管普魯維十幾歲時就渴望當個工程師,但他的家人負擔不起學費。結果他只好接受了當地鐵匠的學徒訓練。但在機緣巧合之下,普魯維接受的是一位偉大的新藝術設計師之一 — 阿達伯特-喬治·薩博(Adalbert-Georges Szabo)的訓練,而薩博是用鐵製造技術繁複的格窗與門的名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徵招服役後,普魯維創立了自己的金屬加工工作室。一直到1929年,普魯維才開始嘗試用工業材料製作精美的金屬家具,並開設了自己的小工廠。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和皮耶‧江耐瑞(Pierre Jeanneret)等具有開創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師,發現了普魯維當代作品的技巧和才華,並開始在其創作中運用他的設計。勒·柯比意認為普魯維既不是建築師也不是工程師,而是縱橫於兩種學科之間的混合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