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 CAO DAM (1908-2000)
越南藝術精粹: JEAN-MARC LEFÈVRE先生珍藏
武高談 (1908-2000)

品茶

細節
武高談
武高談 (1908-2000)
品茶
水墨 水粉 絹布 裱於絹布 再裱於木板
45.8 x 51.5 cm. (18 x 20 1/4 in.)
約1930年作
款識︰武高談 (右下)
藝術家鈐印一枚
來源
法國 巴黎 Jean-Marc Lefèvre先生收藏

榮譽呈獻

Dexter How (陶啟勇)
Dexter How (陶啟勇)

拍品專文

《在我家牆上懸掛了二十二年,這幅作品毫無疑問是我收藏中的代表。如此年輕就展現出了繪畫天賦。作品的原創性更是被完美的技術盡情詮釋。這是藝術家生涯中極為出色的畫作。》


武高談《品茶》,約1930 年作:越南芳露人

本件拍品大致創作於1930 年,在武高談(Vu Cao Dam)的創作 生涯中顯得極為特殊。此時,正是他藝術生涯的轉折點,藝術家正 在糾結是否應該離開巴黎,而前往一個在藝術上從零開始的地方。

畫面左側一位梳著娃娃頭的小女孩與一位戴著圍巾的婦人相對而坐,從小女孩將手夾在腿間取暖的姿勢,我們大概可以推斷,戴著圍巾的婦人或是保護自己免受寒冷侵襲,而非避免太陽曬到,從婦人身後木質屏風也可看出作品取景於室內。

她們並非在玩播棋(Ô an Quan)(這種越南古老的益智游戲最早 發明於稻田間),因為地面上並未出現擺放碎石的劃線。她們在玩 的是另一種名為「Lieû」的游戲,這個游戲更側重於手的靈活度而 非智力的策略。「Lieû」一詞在越南語中有多種含義:既可作動詞 「我理解」或「我接受」,但也可作名詞「柳樹」。游戲的名稱因 此實際上是指玩家手勢的柔韌程度。

「Lieû」一詞,不禁聯想到陪伴武高談一生的小說《金雲翹傳》(Kim-Vân-Kiêu)中所描繪的柳樹:「憂鬱柔滑的柳樹垂下了眼簾,樹枝上的黃鸝卻嗡嗡作響。」

畫中的婦人似乎在教小姑娘這個游戲的精妙之處,註意她的右手、正是手掌朝下。兩人都打著赤腳,註意力十分專註。

越南另一位美學泰鬥阮潘正(Nguyen Phan Chanh)僅用單色—— 棕色繪制了《玩播棋》(Ô An Quan)這一著名畫作,但武高談 則更青睞於顏色變化:右側的裙衫施以黃色,右邊圍巾和褲子則均為黑色,而小女孩的長袍則用粉紅色裝飾、白色的褲子,以及烏黑的頭發。此外,身後屏風以朱紅色和淡粉色為主,茶壺為淺黑色,雙色調托盤搭配白色茶杯:整體來說選色適中不張揚、但又變化非凡。

藝術家大量使用稀釋過的色彩、以扇形暈圈的方式來勾勒強調身體的曲線。此時他還沒有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畫布處理方式,即提前將絹布浸於有墨色暈染的水中、在與紙張徹底結合後再可施以水粉與其他墨色完成畫作。

這幅美輪美奐的畫作以舉重若輕的題材、沈靜平穩的描繪、精準拿捏的多樣色彩、端莊大方的章印、以及藝術家標志性的三字署名,向我們詮釋了越南文化中「phong-lu'u」之人(在英語與漢語中並未有同等詞義)。而武高談本人正是這種生活理念的踐行者:典型的越南價值觀念,正是在佛教的虛空、道教的寧靜與儒教的禮義秩序中游走。

同時武高談已經醒悟到,他即將探尋另一種人文主義,更多地探索未知、更少地思忖已知,但這種人文精神側重於西方、而深深吸引他。對於他在生命中即將啟程的旅行,他以本件拍品為我們後人寫下了開篇序言。

Jean-François Hubert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上午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