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 AYMÉ (1894-1989)
ALIX AYMÉ (1894-1989)
ALIX AYMÉ (1894-1989)
1 更多
ALIX AYMÉ (1894-1989)
4 更多
越南藝術精粹: JEAN-MARC LEFÈVRE先生珍藏
阿利克斯∙埃梅 (1894-1989)

鄉村市集與構圖草稿

細節
阿利克斯∙埃梅
阿利克斯∙埃梅 (1894-1989)
鄉村市集與構圖草稿
約1935年作
漆 木板; & 鋼筆 鉛筆 草稿紙
50 x 60.8 cm. (19 5/8 x 23 7/8 in.); & 34 x 41.5 cm. (13 3/8 x 16 3/8 in.); & 54.5 x 45 cm. (21 1/2 x 17 3/4 in.); & 45 x 54.5 cm. (17 3/4 x 21 1/2 in.)
(4)約1935年作
款識︰ALIX AIMÉ (漆 木板 右下)
來源
法國 巴黎 Jean-Marc Lefèvre先生收藏

榮譽呈獻

Dexter How (陶啟勇)
Dexter How (陶啟勇)

拍品專文

《為越南漆器藝術品注入生命力的這位藝術家在此件作品中展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精湛技術。每個清晨我都在 思念著這 繁榮的鄉村市集。我在裡面漫逛著,赫然享受著鬧市中的寧靜。》


阿利克斯・埃梅《鄉村市集與構圖草稿》,約1935 年作:重塑後的現實

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漆器藝術品在法國已是非常成功的藝術形 式。尚・杜南(Jean Dunand,1877-1942)起初專門研究銅器, 後期逐漸轉向漆器後,便在巴黎展出許多璀璨華麗的漆器,當中包 括屏風,獲得了現象級的巨大成功。之後不論他在巴黎,還是在別 處舉辦展覽,不論是公開或是私人展覽,都受到了巨大追捧。當然, 媒體的熱烈反響也為他卓越的成功做出了貢獻。

早在1912 年, 杜南便遇到了日本漆器大師菅原嗣雄(Seizo Sugawara),他自1900 年以來便長居巴黎。兩位藝術家最終分 享了各自成功的秘訣:製造金屬品與漆器藝術的技巧。 1921 年, 杜南首次創作了一件更寬大尺幅的漆器作品:他籍此將把漆藝帶入 現代藝術的範疇。漆藝不再僅限於用作裝飾,而是轉向於描述主題 的創作手法。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年代後期, 約瑟夫・恩桂波(Joseph Inguimberty)將把漆藝作為河內美術學院教授的主要學科,並將 其樹立成為越南藝術革命的核心。為了順利推廣,他得到了學生 黎譜(Le Pho)、陳光燦(Tran Quang Tran)、陳文謹(Tran Van Can)和工匠丁文燦(Dinh Van Thanh)的鼎力支持。

而此時阿利克斯・埃梅(Alix Aymé)即將帶著巨大的熱情,履職 成為河內美術學院的老師。她的主要藝術貢獻是她作為莫里斯・丹 尼斯(Maurice Denis)學生的身份,丹尼斯與保羅·塞律西埃(Paul Sérusier)和保羅·高更(Paul Gauguin)共同創立了納比(Nabis) 畫派,而埃梅也始終堅持這種精神。她拒絕模仿藝術,不畏懼大量 著色或誇張形式。她打造出屬於她自己的象徵手法。

讓我們來欣賞這種獨特藝術技法:

「如果有一種藝術技法需要畫家投入所有能量,那這一定就是漆器 工藝。」—— 阿利克斯・埃梅1949 年在法國雜誌《L'Illustration》 述道。

我們可以在本件漆藝作品中觀察到,藝術家幾乎是以民俗學的方式來描繪不同的人物(衣服,頭飾,姿勢等),而水果和蔬菜則較為寫實。這是藝術家有意而為之:現實在她的眼中與想像交織。同樣,深沈而豐富的著色也是藝術家有意使其脫離現實的。通過使用厚重的金漆來重現市場之外的光線,藝術家繼續表現這種幻想般的現實。

藝術家對於使用不同層次的野漆樹了然於胸,從天然硃砂調製出彩繪的顏料,當中包括黃色(硫化鎘),綠色(氧化鉻)和白色(硫酸鋇)。而雕刻於畫面前方的葉子用上厚實的金色,更是擴寬了作品色彩的領域。

在本件拍品中,我們尋覓到藝術家的一些構圖草稿。她為這件作品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把許多想法記錄下來用作比較。這為觀者提供了諸多線索,以更好地理解她的心路歷程。細心看,便會識別出作品中各位主要人物。

Jean-François Hubert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上午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