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XIAOGANG (B. 1958)
ZHANG XIAOGANG (B. 1958)
1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張曉剛 (1958 年生)

生生息息: 明天將要來臨

細節
張曉剛
張曉剛 (1958 年生)
生生息息: 明天將要來臨
油彩 畫布
99 x 79 cm. (39 x 31 in.)
1989年作
款識:曉剛 (左下);《明天將要來臨》 80 x 100 cm 四川美術學院 張曉剛 (畫背)
來源
台灣 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直接購自藝術家)
私人收藏
香港 保利 2019年3月31日 編號152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1990年《畫家》第11期 中國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4頁)
2008年〈張曉剛《生生息息》的彼岸之思〉《東方藝術》第九期 中國 鄭州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圖版,第48頁)
2015年《張曉剛:困擾的記憶》英國 倫敦 Paidon出版社 (圖版,第24圖,第51頁)
2016年《張曉剛:作品、文獻與研究1981-2014 I》中國 成都 四川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83圖,第145頁)
展覽
1989年8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週年四川省美術作品展覽」中國 成都 四川省美術館
2007年6月30日-7月30日「1976-2006鄉土現代性到都市 烏托邦:四川畫派學術回顧展」中國 北京 中外博藝畫廊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對個體與人類命運過去、當下、未來的思索,一直是張曉剛的創作脈絡的主旋律。本次拍賣呈現1989 年的《生生息息.明天將要降臨》創作于他著名的巨作三聯屏《生生息息之愛》後僅一年,展現了他在1980 年代「彼岸時期」最為典型的神秘風格。畫中流露出基里科、馬格利特等超現實主義的影響,色彩與造型卻分明展現出華夏文明的原始野性。在原野上遠近散落的符號,建構起一個宏大而輪迴的敘事空間——黃皮膚的主人公頂天立地,中景處人物坐於張曉剛家鄉雲南傳統圖騰紋飾的地毯,陷入沉睡的回憶,後方的骨骼,呼應生死輪迴的主題。而遠方放風箏的人,好似與上天通靈,放眼未來。整幅作品仿若一部與未來與遠古想勾連的雋永神話。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