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GUANZHONG (1919-2010)
WU GUANZHONG (1919-2010)
1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吳冠中 (1919-2010)

海嬰( 人體)

細節
吳冠中
吳冠中 (1919-2010)
海嬰( 人體)
油彩 畫布
61 x 92.7 cm. (24 x 36 1/2 in.)
1990年作
款識:荼 1990 (左下)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香港佳士得 2005年11月27日 編號215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出版
1992年《夕照看人體—吳冠中》蔡斯民編 新加坡 藝達作坊出版
(圖版,第74-75頁)
2007年《吳冠中全集第三卷》水天中、汪華編 中國 長沙 湖南美術
出版社 (圖版,第294-295頁)
展覽
1992年1月「夕照看人體—吳冠中人體畫展」新加坡 新加坡文物館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追憶丹青生涯,九十年代再畫人體,重溫青年時代的夢,然而永遠無法涉足于當年沐浴的河流中去。流水已逝,年華老去,所見所思,落筆成畫圖,誰看白首起舞。」——吳冠中

「步入一九九〇年,我已七十一歲,利用一個月的暑天,決定重溫一次裸體寫生,自己也想看看我畫的裸體是什麼模樣。顧定了五個模特,有我的研究生鐘蜀衍陪著一同畫,我們每晨八點開始工作,從不遲到。」——吳冠中 《夕照看裸女 序》

1990 年,吳冠中重拾「人體畫」。闊別40 多年的繪畫主題,一方面是藝術家追憶丹青生涯,另一方面在融入獨具個人魅力的繪畫理論之後,作品顯得格外特殊。1990 年吳冠中僅完成10 件油彩的人體繪畫,均出版於《夕照看人體》畫集中。作品《海嬰(人體)》便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裸體寫生這一主題在吳冠中初學畫時是必修一課。而此時,年過七十的風景畫大師在酷暑北京重溫這一回,極具意味深長。當初為何投身藝術、如何與繪畫相伴這許多年,吳冠中似乎更要印證自己不忘初心、集萬分熱愛於此的藝術事業。而這次重溫似乎也使繪畫回到了原點,用色、用筆、構圖、對比、平衡、表現力等等,藝術家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審視「新的自我」,這樣的勇敢和膽量何等可貴,突顯了這批作品的珍貴——藝術家更以赤誠之心面對藝術、面對自我。

吳冠中自序說,他在畫這批油畫時「尚很難淋漓盡致地抒寫所感所思……,作畫中極度緊張,就是想竭力始終控制住自己的感受與意象,稍一鬆弛,便被物件俘虜,被動地描畫一個擺了姿態的女模特。」早在1980 年吳冠中就曾提出,「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他鑿出來人體已經不完全是人的外表皮相,他表達了人的動和靜,伸和縮,歌頌了宇宙主人的力量。」 真實描畫與抒情表現之間、造型的準確性與形式美的追求之間,此時的吳冠中早已將方法論展現的遊刃有餘。

藝術家將人體寫生出發,以線條的方式勾勒出人物的外形。造型時,他並沒有追求女性的嬌媚,而是體量感以及身體扭轉的靈動與舒展,以色款的方式將人體的明暗、肌肉展現出來。視覺方式近似唐代李公麟《五馬圖》中的觀看效果,不同的是,李公麟是以墨色暈染出馬的飽滿與立體。而大色款的堆積時,吳冠中不在意寫實的準確性,身體的量感更呼應了塞尚的造型理念。極為豐富色塊、重重迭加,抽象結構看似不經意的排放,確是藝術家精湛筆法所致,毫無束縛。遠處的景色,無論是海面的倒影、天邊的一縷紅霞、海鷗的展翅飛翔、又或是天邊若隱若現景致,藝術家一氣呵成般的筆觸,將近景的裸女烘托出無限的美好。如此海天一色的自然風光中,是何等的優哉愜意。藝術家將我們完全帶出了1990 年他的工作室外,舒展胸襟,迎接未來的美好。

更多來自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