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Warhol (1928-1987)
Andy Warhol (1928-1987)
2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安迪.沃荷 (1928-1987)

美元符號

細節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 (1928-1987)
美元符號
壓克力 絲網印刷 油墨 畫布
90 x 70 in. (229 x 178 cm.)
1981 年作
款識:Andy Warhol 81 (畫布側面)
來源
美國 紐約 Castelli 畫廊
私人收藏
亞洲 私人收藏
現藏者2013 年購自上述收藏
出版
2009 年 《安迪.沃荷的大世界》 展覽圖錄巴黎大皇宮國家展覽館 巴黎 法國 (圖版,第249頁)
展覽
1982 年1 月9 日 – 1982 年1 月30 日 「安迪.沃荷美元符號」Castelli 畫廊 紐約 美國
2009 年3 月18 日 – 2009 年7 月13 日 「安迪.沃荷的大世界」 巴黎大皇宮國家展覽館 巴黎 法國

榮譽呈獻

Ana Maria Celis
Ana Maria Celis

拍品專文

在《美元符號》中,安迪.沃荷毫不羞於呈現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貨幣標 誌——「$」美元符號——通過將其特徵放大到紀念碑式的尺幅,這幅超群 絕倫的力作宛如現代圖騰般赫然聳立於觀眾面前。《美元符號》不僅展示了 沃荷對金錢的一生執迷,更體現了在作品創始之前,早就已經潛藏流動的渴望。

沃荷早在1950 年代就開始探索金錢相關的圖像,當時他就畫了一棵長滿 了錢的樹。十年後,他繼續探索這個主題,並創作了一個小型的鈔票系列。 1962 年,他開始用絲網印刷將鈔票印到畫布上。金錢與藝術日益密切的關 係讓沃荷著迷;二者都有普世的力量來激發想像,喚起慾望。他可以用自 己藝術的思想來換得金錢,這個概念令沃荷深深著迷。他也渴望重現美元 鈔票複雜的設計,因此別無選擇地運用了絲網印刷工藝,而這種工藝日後 成為了他招牌的創作與再版標誌。

將美元符號搬上畫布,這件作品就成為了沃荷自己設計自己發行的貨幣。 貨幣,作為一切消費的原力,成就了消費。然而作為頗具喜感的轉折,沃 荷也意識到金錢和藝術內在的價值。「我喜歡墻上的錢,」他曾說道,「比如 你打算去買一幅畫,你最好帶著買畫錢,把錢系起來掛在墻上。所以別人 來拜訪你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墻上的錢。」 (安迪.沃荷,《安迪.沃荷的哲學:道生一二,周而復始》,紐約,1975 年, 頁134)

本件作品首次公開展出於紐約格林街的卡斯泰利畫廊(Castelli Gallery)。 沃荷出席了1982 年1 月9 號週六的開幕式,並在日記中寫道:「又一個 重要的開幕式——這次甚至好事成雙——卡斯泰利畫廊在格林街展出《美 元符號》,又在西百老匯展出《反轉》……真是忙得夢回六十年代。」(安 迪.沃荷,摘自派特.哈克特,《安迪.沃荷日記》,紐約,1989 年,頁 425)美元符號佔據了畫廊的整個空間,尺幅龐大,色彩醒目,色調突出, 頗具紀念碑般的觀感。沃荷的密友兼記者大衛.伯頓寫道:「當這些畫作於1982 年1 月在卡斯泰利畫廊展出時,它們成功預言了隨後幾年湧入藝術市 場的巨額資金。沃荷的《美元符號》毫不掩飾,或許是一種明目張膽的提醒: 那些名牌藝術家的作品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錢,儘管這一問題從未困擾沃 荷自己。」

《美元符號》是沃荷獨一無二視覺風格的絕妙代表,藝術家大膽地運用了 明亮的洋紅,深黑,豐富的朱紅,更以閃耀的金色塗層加強視覺衝擊。沃 荷在他頂尖的作品中大量運用金色元素,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正是創作於 1962 年的《金色的瑪麗蓮.夢露》。在《美元符號》中,金色的運用帶來 了雙重效果;它提醒人們回想起美國財政部如紙上金條般的貨幣形式,但 也暗示了更大的象徵意義。中世紀時期,黃金常被用來象徵天堂的神聖之 光和精神啟迪。沃荷很小的時候,他們一家就經常在匹茲堡的聖約翰金口 拜占庭教堂裡進行禮拜,教堂裡有數十個閃閃發光的金色聖像。在《美元 符號》中,沃荷用栩栩如生的色彩描繪了世俗的象徵,暗示了這年青時閃 閃發光的金色符號在情感和精神上的釋放。

在這個版本眾多的典型標誌上,我們可以看到沃荷初稿的痕跡,並將之放 大到巨型的尺寸。他突出了乾淨的輪廓和獨立的陰影,使其高度可見,從 而增強了整件作品的視覺效果。在準備繪製美元符號系列時,沃荷發現他 找不到一個美元符號,可以真正表現他所需要的衝擊。於是他轉向藝術生 涯早年的立足之本——繪圖。他一遍又一遍地畫美元符號,直的,歪的, 粗的,細的,有的通俗,有的古怪。這些初稿上充滿激情的運筆被絲網印 刷精妙地捕捉並放大。最終,《美元符號》系列的元圖像正是沃荷親自繪製的, 也標誌著這一系列在他一生創作中的珍罕程度。與其說切實的圖像,不如 說這個主題是沃荷真正在意的,這次絕頂聰明又充滿革命式的創作回歸到 早期的美元紙鈔系列,在那一系列中,他等於自己印製了一系列美元鈔票。

沃荷不僅洞察了在戰後美國,消費主義文化下金錢的重要性,他更具先見 之明地緊緊把握住1980 年代早期藝術與商業開始聯姻的大勢,而順勢推出 這一系列畫作。《美元符號》喚起了整個八十年代的共鳴,尤其是源源湧入 藝術市場的資本,其中包括一夜成名的尚.米榭.巴斯奇亞和朱利安.許 納貝。這些畫作還喚起了人們有關羅納德.雷根總統令人歡欣鼓舞的回憶, 他在1980 年代初倡導的雷根經濟,以及1984 年的「美國早晨」廣告運動 的象徵意義。雷根時代長期高速增長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是人們對那十年 的記憶,在《美元符號》中展露無餘。沃荷甚至參加了1981 年1 月20 日 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新任總統宣誓儀式。

提到沃荷在1980 年代的創作,人們評論道:「沃荷最後十年間的想像 力僅有1960 年早期可與之相提並論……在那段時間認識他的人總是提 到他追求繪畫時的活力、能量和實驗精神。他充滿熱情地擁抱每一個 新的想法,每一幅新的作品,在工作室夜以繼日地創作,來完成他繁 如星辰的眾多項目。那段時期,他創作了比生命中其他任何時候更多 的系列,更多的數量,更大的尺寸……那是一段沃荷在藝術上徹底超 越自我的歷程,我們見證了他戲劇性的轉變,從全新的風格到全新的 繪畫技法,來表現與個體意義、存在價值相共鳴的主題。」(喬.D.凱 特納二世,《安迪.沃荷:最後的十年》,展覽圖錄,密爾沃基藝術博 物館,2009 年,頁16)。

更多來自 20th Century: Hong Kong to New York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