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2523/1是眾多古董百達翡麗腕錶中最獨特的錶款之一;僅製作了15枚黃金版本,至今只有9枚為公眾所知。它被視為戰後最優雅和最具標誌性的設計之一。 此枚令人讚嘆不已的2523/1,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時計傑作,它是已知唯一一枚配有夜光錶盤及指針的2523/1,並配有同樣珍罕的黃金鏈帶。錶盤中央迷人的扭索狀或機壓花紋是本錶另一個重大特色,在9枚已知的2523/1腕錶中只有數枚具有同款設計。
自2003年開始,它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私人收藏的星級珍品,這個珍藏囊括了一些世界上最優秀的百達翡麗古董腕錶。毫無疑問,其複雜的機械、迷人的外觀、超卓的狀態、獨特的夜光錶盤及指針,以及經後補證書確認的「黃金鏈帶」,足以令本拍品成為最具收藏價值的腕錶,令人難以抗拒。
錶盤
根據Stern Frères的錶盤機制以及與Cottier協調,再由Stern Frères製作。中央位置有扭索飾紋,配有黃金時標及夜光點。2 4小時旋轉銀環,日間時間部份為銀色,晚間為黑色。 在中午和午夜以兩點金點作時標。外環根據時區以琺瑯雕刻41個城市名稱。配夜光金百合花時針及夜光Dauphine分針。
錶殼
編號 313’045,由Antoine Gerlach所製,日內瓦錶殼大師4號印記,三件式結構,嵌入式底蓋和錶圈,斜切錶圈,多角和多面的下垂錶耳,實金錶冠。
機芯
編號724’311,製於1965年,經Cottier改良的12 400HU機芯(Heures Universelles,世界時間),單金屬防磁擺輪,蓋有日內瓦印記兩次。
12400機芯由12120機芯演變而成,自1950年開始生產,編號從720'000至729'999。當時擁有細三針功能的最佳12英寸機芯,配有13顆寶石和18'000次振動。
型號2523/1
型號2523/1在約1957年面世,屬於產量極少的雙錶冠世界時間腕錶。根據研究,只有6枚配有銀色機壓花紋錶盤的黃金2523/1 被保存至今。
與其前型號2523(於1953年推出)類近,但設計上有細微差異。觀察2523側面,可以看到錶耳的高度高於錶圈,並以較大角度下傾。 留意本拍品的側面(型號2523/1),詳細顯示出錶耳較錶圈略低,且角度較小。這種改良令腕錶的整體外觀更加細長和優雅。
型號2523和2523/1均備有不同錶盤版本:型號2523/1備有傳統的鍍銀或鍍金錶盤,而型號2523則具有不同的琺瑯錶盤版本。2523/1未曾推出琺瑯錶盤,僅提供光滑或具紋理的鍍銀錶盤。
世界時間雖是一項複雜功能,設定卻相當簡單。使用者先透過3點鐘位置的錶冠設置當地時間(24小時環會以指針相反方向旋轉),然後通過轉動9點鐘位置錶冠來調整外環,直到使用者當前的地點在12點鐘位置顯示。
完成設定後,各個時區相對應的時間便可正確顯示。雙色24小時環黑色及銀色部份,分別代表世界時間的夜間和日間時間。
隨着橫越大陸的旅行興起,百達翡麗委託了天才製錶師路易斯.科蒂埃(Louis Cottier)研發一個設定簡單但高度複雜的機制,以幫助旅者快速有效地切換時區,例如著名的型號2597,以及讓旅者掌握環球41個城市時間的
世界時間腕錶。 1930年代後期,品牌推出單錶冠款式,刻有城市名稱的錶圈需手動旋轉。1953年,百達翡麗推出2523,即雙錶冠世界時間型號腕錶。
天才路易斯·科蒂埃(Louis Cottier)及世界時間
隨着19世紀後期流動性增加,旅行者便要面對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當地時間的難題。史丹佛·佛萊明(Sandford Fleming)(1827-1915)解決了這個問題。 1876年,這位加拿大鐵路工程師提出了一種通用的時間系統,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
在1884年11月1日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上,同意根據他系統建立國際時區。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被指定作「零時區」,並以此為中心劃分24個標準時區。 國際換日線沿太平洋的180度子午線放置。 世界各地的時計紛紛重置,以採用這種新的時間系統。
路易斯·科蒂埃化解了這個對於鐘錶製造商而言極具挑戰性的難題。他在1930年代初發明了一種巧妙的世界時間顯示系統。百達翡麗立即委託Cottier研發及生產一系列搭載著名HU機芯的世界時間腕錶,及其後裝上兩針或三針的旅行時間腕錶。這些時計產量極少,每一枚都備受當今藏家追捧。
參考文獻:
其他百達翡麗世界時間懷錶及腕錶的範例,可參閱《Patek Philippe Watches》, Volume II, Patek Philippe Museum, p. 334-353, chapter ‘World Time and Jump Hour Watches and Louis Cottier Prototypes’.
自2003年開始,它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私人收藏的星級珍品,這個珍藏囊括了一些世界上最優秀的百達翡麗古董腕錶。毫無疑問,其複雜的機械、迷人的外觀、超卓的狀態、獨特的夜光錶盤及指針,以及經後補證書確認的「黃金鏈帶」,足以令本拍品成為最具收藏價值的腕錶,令人難以抗拒。
錶盤
根據Stern Frères的錶盤機制以及與Cottier協調,再由Stern Frères製作。中央位置有扭索飾紋,配有黃金時標及夜光點。2 4小時旋轉銀環,日間時間部份為銀色,晚間為黑色。 在中午和午夜以兩點金點作時標。外環根據時區以琺瑯雕刻41個城市名稱。配夜光金百合花時針及夜光Dauphine分針。
錶殼
編號 313’045,由Antoine Gerlach所製,日內瓦錶殼大師4號印記,三件式結構,嵌入式底蓋和錶圈,斜切錶圈,多角和多面的下垂錶耳,實金錶冠。
機芯
編號724’311,製於1965年,經Cottier改良的12 400HU機芯(Heures Universelles,世界時間),單金屬防磁擺輪,蓋有日內瓦印記兩次。
12400機芯由12120機芯演變而成,自1950年開始生產,編號從720'000至729'999。當時擁有細三針功能的最佳12英寸機芯,配有13顆寶石和18'000次振動。
型號2523/1
型號2523/1在約1957年面世,屬於產量極少的雙錶冠世界時間腕錶。根據研究,只有6枚配有銀色機壓花紋錶盤的黃金2523/1 被保存至今。
與其前型號2523(於1953年推出)類近,但設計上有細微差異。觀察2523側面,可以看到錶耳的高度高於錶圈,並以較大角度下傾。 留意本拍品的側面(型號2523/1),詳細顯示出錶耳較錶圈略低,且角度較小。這種改良令腕錶的整體外觀更加細長和優雅。
型號2523和2523/1均備有不同錶盤版本:型號2523/1備有傳統的鍍銀或鍍金錶盤,而型號2523則具有不同的琺瑯錶盤版本。2523/1未曾推出琺瑯錶盤,僅提供光滑或具紋理的鍍銀錶盤。
世界時間雖是一項複雜功能,設定卻相當簡單。使用者先透過3點鐘位置的錶冠設置當地時間(24小時環會以指針相反方向旋轉),然後通過轉動9點鐘位置錶冠來調整外環,直到使用者當前的地點在12點鐘位置顯示。
完成設定後,各個時區相對應的時間便可正確顯示。雙色24小時環黑色及銀色部份,分別代表世界時間的夜間和日間時間。
隨着橫越大陸的旅行興起,百達翡麗委託了天才製錶師路易斯.科蒂埃(Louis Cottier)研發一個設定簡單但高度複雜的機制,以幫助旅者快速有效地切換時區,例如著名的型號2597,以及讓旅者掌握環球41個城市時間的
世界時間腕錶。 1930年代後期,品牌推出單錶冠款式,刻有城市名稱的錶圈需手動旋轉。1953年,百達翡麗推出2523,即雙錶冠世界時間型號腕錶。
天才路易斯·科蒂埃(Louis Cottier)及世界時間
隨着19世紀後期流動性增加,旅行者便要面對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當地時間的難題。史丹佛·佛萊明(Sandford Fleming)(1827-1915)解決了這個問題。 1876年,這位加拿大鐵路工程師提出了一種通用的時間系統,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
在1884年11月1日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上,同意根據他系統建立國際時區。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被指定作「零時區」,並以此為中心劃分24個標準時區。 國際換日線沿太平洋的180度子午線放置。 世界各地的時計紛紛重置,以採用這種新的時間系統。
路易斯·科蒂埃化解了這個對於鐘錶製造商而言極具挑戰性的難題。他在1930年代初發明了一種巧妙的世界時間顯示系統。百達翡麗立即委託Cottier研發及生產一系列搭載著名HU機芯的世界時間腕錶,及其後裝上兩針或三針的旅行時間腕錶。這些時計產量極少,每一枚都備受當今藏家追捧。
參考文獻:
其他百達翡麗世界時間懷錶及腕錶的範例,可參閱《Patek Philippe Watches》, Volume II, Patek Philippe Museum, p. 334-353, chapter ‘World Time and Jump Hour Watches and Louis Cottier Prototy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