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藝術家喜歡那些讓他聯想起自己腦海裡想象的東西, 直覺裡的東西,那是他自己的秘密世界,沒人可以奪走」
(引自德·基里科《德·基里科的德·基里科》展覽圖錄, 紐約,紐約文化中心,1972年)。
創作於1971年的《玩具的遊戲》描繪了一個奇異而有趣的景象,集合了 似動非動的建築,神秘莫測的物體,戲劇化的光影,與基里科早期廣為 人知的一些形而上繪畫一樣,不約而同地關注了「玩具」與「遊戲」兩 大主題,例如創作於1914-15年的《國王的邪惡天才》(紐約,現代藝術 博物館)。秉承著一以貫之的內在邏輯,德·基里科精心安排的畫面結 構利用了複雜的幾何學關係,來創造一個全新的藝術現實,向傳統意義 上的時間與空間概念發起挑戰。正是這些早期作品奠定了德·基里科在 20世紀初期歐洲先鋒派中的聲望,並為超現實主義畫家提供了重要的靈感來源,這些畫家熱切地跟從基里科的引導,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不斷擺 佈圖形,挑戰眼見之實。
《玩具的遊戲》與《國王的邪惡天才》(1914-15年作,紐約,現代藝術 博物館)在畫面結構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基里科又在隨後的另一幅 名字大相徑庭的《世界之愛》(1960年作,私人收藏)中對畫面進行了 顯著的改動。兩幅作品的畫面中央都是赭黃色的平地,放置著令人費解 的糖果色物體,而這些糖果色物體時常在基里科的室內及模特人物身上 出現。這些物體仿佛是反重力的,以各自獨特的感知與意義在畫面空間 中存在,正如遊戲中用到的棋子。既含糊不清,又似乎可以部分辨識, 它們成為了知識或魔力的象征——日晷,梯子,黃金分割的螺旋,飛行指向,玻璃珠,魔杖——暗示著一些秘密的目標,召喚我們揭示這些物 體可能傳授的關於宇宙的基本真理。它們可能是一位威震天下的君王的工具,甚至可能是「玩具」,儘管這位君王的身份不得而知,他的存在依舊可以通過這些物體精心的位置排布而找到蛛絲馬跡。
《玩具的遊戲》中的構圖元素在《令人不安的繆斯》中也能進一步找到 相似之處,《令人不安的繆斯》最早創作於1916年,基里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進行基於此畫的再創作,這一系列作品的主題也在日後激發了安迪·沃霍爾的靈感,讓他於1982年創作了《令人不安的繆斯(臨德·基里科)》(私人收藏)。以上所有的作品都有著同樣的特征,包括戲劇化的建築風格,不協調也不可能的視角,令人不安的陰影,創造出一種物質現實以外的環境,沐浴在黃昏的微光下,處於日夜交界的時分,又或是消弭了日夜之別,同處一時。地平線上、或遠處在德·基里科筆下 無處不在的經典建築包圍中赫然聳現的人物,在《玩具的遊戲》中,一 位騎馬的身影似乎正從畫面右方向我們馳來,然而細察之下,不難發現 這實則是一座石碑,象徵著高奏凱歌的過去,而如今已然塵封,固化成石。這一全新而看似矛盾的時空順序將一切都並置於同一語境,將觀者置於一個混合了過去與現在、靜態與動態、真實與虛幻的漩渦。因此, 我們不難發現德·基里科的遊戲違反了約定俗成的現實慣例,將思想引 入了一切皆有可能的結構化新藝術現實中。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說,「隨著建築物的多種視角出現,充滿了神秘感和美感,角落掩蓋了秘密,藝術品不再只限於畫中人物行為的枯燥情節,而是糾纏人類一生的整個宇宙和必不可少的戲劇,將人拖入混亂的漩渦;在那裡,過去與未來相遇相融,藝術的呼吸神化了存在之謎,擺脫了藝術界外人所想像的那種糾 結而不快的外在,為精巧的建築營造了永恆的寧靜安逸氛圍。」(引自 K.羅賓遜,《隱藏的和諧,王之遊戲》載於《形而上》,第5期,2006 年,頁140)。
(引自德·基里科《德·基里科的德·基里科》展覽圖錄, 紐約,紐約文化中心,1972年)。
創作於1971年的《玩具的遊戲》描繪了一個奇異而有趣的景象,集合了 似動非動的建築,神秘莫測的物體,戲劇化的光影,與基里科早期廣為 人知的一些形而上繪畫一樣,不約而同地關注了「玩具」與「遊戲」兩 大主題,例如創作於1914-15年的《國王的邪惡天才》(紐約,現代藝術 博物館)。秉承著一以貫之的內在邏輯,德·基里科精心安排的畫面結 構利用了複雜的幾何學關係,來創造一個全新的藝術現實,向傳統意義 上的時間與空間概念發起挑戰。正是這些早期作品奠定了德·基里科在 20世紀初期歐洲先鋒派中的聲望,並為超現實主義畫家提供了重要的靈感來源,這些畫家熱切地跟從基里科的引導,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不斷擺 佈圖形,挑戰眼見之實。
《玩具的遊戲》與《國王的邪惡天才》(1914-15年作,紐約,現代藝術 博物館)在畫面結構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基里科又在隨後的另一幅 名字大相徑庭的《世界之愛》(1960年作,私人收藏)中對畫面進行了 顯著的改動。兩幅作品的畫面中央都是赭黃色的平地,放置著令人費解 的糖果色物體,而這些糖果色物體時常在基里科的室內及模特人物身上 出現。這些物體仿佛是反重力的,以各自獨特的感知與意義在畫面空間 中存在,正如遊戲中用到的棋子。既含糊不清,又似乎可以部分辨識, 它們成為了知識或魔力的象征——日晷,梯子,黃金分割的螺旋,飛行指向,玻璃珠,魔杖——暗示著一些秘密的目標,召喚我們揭示這些物 體可能傳授的關於宇宙的基本真理。它們可能是一位威震天下的君王的工具,甚至可能是「玩具」,儘管這位君王的身份不得而知,他的存在依舊可以通過這些物體精心的位置排布而找到蛛絲馬跡。
《玩具的遊戲》中的構圖元素在《令人不安的繆斯》中也能進一步找到 相似之處,《令人不安的繆斯》最早創作於1916年,基里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進行基於此畫的再創作,這一系列作品的主題也在日後激發了安迪·沃霍爾的靈感,讓他於1982年創作了《令人不安的繆斯(臨德·基里科)》(私人收藏)。以上所有的作品都有著同樣的特征,包括戲劇化的建築風格,不協調也不可能的視角,令人不安的陰影,創造出一種物質現實以外的環境,沐浴在黃昏的微光下,處於日夜交界的時分,又或是消弭了日夜之別,同處一時。地平線上、或遠處在德·基里科筆下 無處不在的經典建築包圍中赫然聳現的人物,在《玩具的遊戲》中,一 位騎馬的身影似乎正從畫面右方向我們馳來,然而細察之下,不難發現 這實則是一座石碑,象徵著高奏凱歌的過去,而如今已然塵封,固化成石。這一全新而看似矛盾的時空順序將一切都並置於同一語境,將觀者置於一個混合了過去與現在、靜態與動態、真實與虛幻的漩渦。因此, 我們不難發現德·基里科的遊戲違反了約定俗成的現實慣例,將思想引 入了一切皆有可能的結構化新藝術現實中。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說,「隨著建築物的多種視角出現,充滿了神秘感和美感,角落掩蓋了秘密,藝術品不再只限於畫中人物行為的枯燥情節,而是糾纏人類一生的整個宇宙和必不可少的戲劇,將人拖入混亂的漩渦;在那裡,過去與未來相遇相融,藝術的呼吸神化了存在之謎,擺脫了藝術界外人所想像的那種糾 結而不快的外在,為精巧的建築營造了永恆的寧靜安逸氛圍。」(引自 K.羅賓遜,《隱藏的和諧,王之遊戲》載於《形而上》,第5期,2006 年,頁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