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 TEH-CHUN (ZHU DEQUN, 1920-2014)
CHU TEH-CHUN (ZHU DEQUN, 1920-2014)
1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朱德群 (1920-2014)

永恆的剎那

細節
朱德群
朱德群 (1920-2014)
永恆的剎那
油彩 畫布 (二聯作)
each: 130 x 162 cm. (51 1/8 x 63 3/4 in.) (2)
overall: 130 x 324 cm. (51 1/8 x 127 1/2 in.)
2003-2004年作
款識:朱德群 CHU TEH-CHUN 03-04 (右 聯右下);Diptyque A "Lumière éternelle" CHU TEH-CHUN 朱德群 2003-2004 (右聯 畫背); Diptyque B "Lumière éternelle" CHU TEH-CHUN 朱德群 2003-2004 (左聯畫背)
來源
台灣 台中 現代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此作品已經日內瓦朱德群基金會鑑定
如果作品尚未附保證書,買家可向基金會申請
出版
2005年《印象法蘭西 雷諾瓦 吉諾 朱德群展》展覽 圖錄 台灣 台中 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藝術中心 (圖版,第56-57頁及封底)
2007年《大象無形 朱德群展》展覽圖錄 日本 東京 上野之森美術館及馨昌股份有限公司 (圖版,第346-347頁)
2008年《朱德群88回顧展》展覽圖錄 台灣 臺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及馨昌股份有限公司 (圖版,第186-187頁)
展覽
2005年3月「印象法蘭西 雷諾瓦 吉諾 朱德群展」 台灣 台中 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藝術中心
2005年4月「第12屆 Art Taipei 2005 台灣 台北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世貿中心
2007年6月-7月「大象無形 朱德群展」日本 東京 上野之森美術館
2008年9月-11月「朱德群88回顧展」台灣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我在大自然中聆聽宇宙、聆聽人、聆聽東方、聆聽西方,得到我的靈感源泉,賦予詩情和詩意。創作是純粹自發的,像中國道家所說的自然無為地『吐胸中之逸氣』。」
朱德群

「我的畫面和諧地達到創作目的:光源、形象、韻律。」朱德群的藝術呈現一 種令人著迷的色光和悅目娛心的音樂性,2000 年後他傾向使用大尺幅畫布創 作,借憑爐火純青、時而輕巧時而厚實的筆觸,將他對光源和韻律的追尋推至 頂峰。《永恆的剎那》及《和諧之音》實乃藝術家該時期大尺幅作品中的至臻 之作,前者更是為數不多的二聯作,曾展於2008 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 的回顧展。

若果莫奈希望以其晚期《睡蓮》系列的大型創作讓我們感受生命永恆的律動, 朱德群後期的大尺幅畫作則是對廣大宇宙的探索。彼時朱德群創作尺幅愈趨寬 大,三聯作甚至五聯作的巨大油畫的出現亦不足為奇,而他在二聯作《永恆的 剎那》的整全宏偉空間上烙印的,是藝術家的狂喜、甚至創造者的眩暈。

《永恆的剎那》的法語名稱「Lumière éternelle」可解作「永恆之光」,此 畫作是呈現藝朱德群對光源的執著的最佳範例。他曾說:「林布蘭畫中的光使 他的畫更顯深刻、雄渾與結實。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是虔誠的教 徒,其畫裡的光可為信仰之光。我則不同,我沒有宗教信仰,我畫的是我內心 的光,也就是我的靈魂之光。」《永恆的剎那》在畫面一片寶藍、綻紫等幽微 深邃色調中綻放閃爍亮光,朱德群透過這些大型作品將內心世界和宇宙相互呼 應,達到最高的抒情性。

《永恆的剎那》中不具形象的豐富多彩流動空間,看似不循規法,但朱德群從 自然景物中提煉出抽象元素,呼應《易經》八卦中的天、地、水、火、雷、風、 山和澤,從而演繹天地萬物中冥冥的變化規律,轉化成畫布上由點、線、面組 成的圓融佈局。道家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與自 然互相協調和統一;而朱德群所關心的,是窺探浩瀚宇宙中萬事萬物相互扣連 的和諧景象。

《永恆的剎那》中的明亮色帶橫跨了整個幽暗的畫面,猶如在捕捉宇宙大爆炸 剎那的光輝。即使作品的藝術語言是抽象的,但其從左至右的縱橫構圖呼應米 開朗基羅在西斯汀小堂的天頂畫《創造亞當》,以劃破長空的光芒呈現世界誕 生的瞬間,朱德群的世界觀與宇宙觀在畫布上表露無遺。他曾說:「我一直在 追求將西方的傳統色彩與現代抽象藝術中的自由形態結合成陰陽和合之體,成 為無窮無盡的宇宙現象。」《永恆的剎那》並沒有具象地描繪《聖經》中的創 世情節,而是以具方向性的、光暗層次分明的光線律動,從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指向宇宙的浩瀚永恆。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