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XIAOGANG (B. 1958)
ZHANG XIAOGANG (B. 1958)
ZHANG XIAOGANG (B. 1958)
2 更多
尊貴私人收藏
張曉剛(1958年生)

血緣— 大家庭: 同志5 號;血緣— 大家庭: 同志8 號

細節
張曉剛
張曉剛(1958年生)
血緣— 大家庭: 同志5 號;
血緣— 大家庭: 同志8 號

油彩 畫布
each: 130 x 100 cm. (51 1/8 x 39 3/8 in.) (2)
1995年作
款識︰張曉剛1995 Zhang Xiaogang(每件右下)
來源
法國 巴黎 Galerie de France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出版
2004年《時代的臍帶:張曉剛的繪畫》漢雅軒 香港及 Galerie Enrico Navarra 巴黎 法國 (圖版,第73頁)
2016年 《張曉剛:作品、文獻與研究 1981-2014》 黃專編 中國 成都 四川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158及161 圖,第372-373頁)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拍品專文

「一張張似乎平靜如水但又充滿內心情結的臉,在矛盾中生息的曖昧生命代代相傳。」
張曉剛

很少有藝術作品能夠定義一個時代,而張曉剛的《血緣》系列恰恰就是其中之一。1995 年,引起全球藝壇巨大轟動,以含蓄、內斂而富有歷史內涵的中 國式美學,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認知,成為了張曉剛藝術生涯乃至 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轉折點。

在《血緣──大家庭:同志5 號》和《血緣──大家庭:同志8 號》中所描 繪的年輕男女是對個體與集體關係的直接反思。張曉剛極具標誌性的肖像畫 從1990 年代起就成為了中國前衛繪畫的最佳代表作。他筆下的人物以黑白 的冷漠臉龐,營造出一種抽離的氛圍;同時,張曉剛運用了纖細的紅線把人 物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這批《血緣》系列的特點亦暗喻了一個在過往、當下、 未來都處於未知的社會。

創作於1995 年,本作品代表了張曉剛個人最為成熟的的風格體系,筆觸平 滑、冷靜而收斂,細節絲絲入扣,將個人情結與集體記憶相勾連,鐫刻出大 時代背景下,一代人微妙、克制,而又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更是「知青」 等時代印記的重要歷史見證。

張曉剛對細節的極致雕琢,為看似肅穆而疏離的畫面,注入複雜充沛的情感 暗湧,用中國「含蓄」或「隱晦」的表達方式,直擊文化深層的情感內核。 為了畫出「某種虛幻的陰柔的冷漠感距離感」,藝術家必須嚴格履行作畫步 驟,用很薄的顏料一層層平塗,重複四五層,最後用乾顏料畫上光斑質感, 令人聯想到老照片經歲月洗禮後的斑駁。畫中延綿纏繞紅色細絲,象徵著人 之間脆弱而微妙的紐帶,令人聯想去芙烈達‧ 卡蘿﹙ Frida Kahlo ﹚筆下愛 與傷痛的紅線。背景則如歷史迷霧,朦朧迷離。從母親身上的襯衫和碎花領 口柔軟而微微起伏,到父親的中山裝硬挺筆直,以觸覺沉浸式的懷舊體驗, 打動觀者心扉。

藝術史學家栗憲庭曾描述這一時期的作品「不但是張曉剛的藝術成熟期,同 時也標誌著中國當代藝術的某種成熟……即使在使用西方當代藝術的語言模 式,表達中國當代人的感覺的過程中,成功地轉換為個人的話語。」老照片 承載著逝去的記憶,照片中的人與故事,或許已經不在。而張曉剛的畫作是 一把喚醒觀者記憶的鑰匙,以寧謐的力量將觀者帶入一座精神性的回憶宮殿, 把關於血脈、歷史、集體與傳承那久遠而溫存的記憶,永久凝刻在畫中。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