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FEI'AN (1888-1959)
奉文堂舊藏中國書畫(LOTS 1154-1157)
于非闇

四季花圖 

細節
于非闇
四季花圖 
設色絹本 鏡框 一九五七年作
43.8 x 205 cm. (17 1⁄4 x 81 3⁄4 in.)
題識:
去年曾作四季花圖一卷,自以為尚有欠斟酌處,
今年開歲重作此圖,未安處只有再作嘗試。
一九五七年元旦,非闇并記。
鈐印:于非闇
來源
香港佳士得,中國近現代畫,2015年12月1日,編號1491。
更多詳情
奉文堂主人眼光獨到,直覺敏銳,經過多年苦心上下求索,逐步建立起具個人風格的收藏體系。藏家以其父之名,題奉文堂以作堂號,感謝父母在她求學之時,啟迪收藏之路。藏家就讀高中時,於書店櫥窗內得見齊白石繪畫複製品,從此開啟對中國書畫,尤其是齊白石作品一生的收藏之路。經過逾三十年苦心求索,藏家建立起二十世紀中國書畫收藏的龐大體系,尤其以齊白石作品之精彩,為收藏界及市場所罕見。諸多齊白石作品得自畫家及齊白石好友胡佩衡(1892-1965)之私人收藏,其中相當部分自五十年代開始即頻繁見於展覽出版,重要性不言而喻。
藏家曾言:“能逾芸芸畫家中脫穎而出,繼而出類拔萃成為大師者,一定有其過人之處。除了精湛的技巧,必須具備對萬物的細膩觀察以及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而這正是齊白石繪畫所具有的特點。藏家深切希望世人能夠更深刻了解齊白石在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below material should be “ink and colour on silk”
請注意:
此作品的材料應為“設色絹本”。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專文

本幅繪四時花卉於一卷:陽春牡丹千嬌萬態,蜂爭粉蕊;入夏紅荷亭亭立,蜻蜓款款飛;秋高芙蓉葉初凋,鳥蝶照穿花;冬季一樹白梅,繡眼卻換作紅裝,與前三段更添呼應,融會貫通,為于非闇少見花鳥長卷佳作。
1949年後數年,于非闇生活境遇變化頗巨,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畫院副院長等職,身份迥異於之前職業報人及畫家,令他歡心鼓舞、熱情積極地投入工筆重彩花鳥畫創作,參與一系列國家藝術任務,從此呈現與往昔不同的藝術意境,更為明艷響亮,剛健堂皇,本幅作於1957年,正是其1949年後典型風格之作。
一以貫之的是于非闇保持一生的勤奮與研究精神,這從本幅題識清晰可見:去年之作“尚有欠斟酌處”,今年重作,似乎仍有“未安處”留待下次嘗試,惟惜1956年一卷已不知去處,是否確有後來一卷也未為可知,今人只能從此卷感歎畫家的不舍鑽研。老舍先生評論于非闇:“他並不畏難,他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把最不易摹擬的畫了出來。這便是創造。”確屬的論。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