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UYEN PHAN CHANH (1892-1984)
法國外交官私人收藏
阮潘正 (1892-1984)

糕餅製作

細節
阮潘正
阮潘正 (1892-1984)
糕餅製作
水墨 水粉 絹布
64.5 x 50.5 cm. (25 3⁄8 x 19 7⁄8 in.)
1930-1931 年作
款識:村粧隱面色,仙呂餌人情 ( 右上 ),庚午年 (1930-1931) 冬之季鴻南阮潘正筆 ( 左上 )
藝術家鈐印一枚
來源
上校 Jacques Leboiteux (1900-1937 年) 珍藏
原藏者1931 年直接購自藝術家
現由原藏者家屬收藏
法國 私人收藏

榮譽呈獻

Emmanuelle Chan
Emmanuelle Chan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Day and Online Sales

拍品專文

《年糕小販》(La Pâtisserie)一作精巧絕倫,是藝術家阮潘正於 1930 至1931 年之間創作的上乘佳作。

畫面左上角,藝術家用漢字題註「馬年,冬日」,說明作品創作於 1930 年1 月30 日至1931 年2 月16 日之間。在河內,冬季一般開始 於11 月。所以理論上,畫作創作的時間應該是在1930 年11 月至12 月之間,亦或是1931 年1 月至2 月16 日農曆春節之前。同時,藝術 家在畫面左側上角加蓋私人印章「鴻南」且親筆署名,並在右上角題 詩一首。在畫布背面,觀者會留心到一張黑色印戳,上面亦有漢字及 越南語字母印記,應該是裝裱師傅的個人信息和郵件地址:「Tam-Tho Boi Chanh,河內Bac Ninh 街56 號」。

1931 年,雅克·勒伯瓦特(Jacques Leboiteux)船長作為法國殖民 地部長保羅·雷諾(Paul Reynaud)的副官前往法屬印度支那。正是 在這一次旅程中,勒伯瓦特獲得了此作且一直珍藏於家中。

與藝術家早期的絕大部分作品相同,《年糕小販》一作創作於絹上, 並使用了水墨設色,使得畫面端莊、素雅。彼此相鄰的棕色和淺棕色 色塊,相得益彰,達到了視覺上的完美平衡。畫面上的空間由一系列 的三角形(人物的兩條褲腿和頭飾都是黑色的,她的腳和麵部都是奶 油皮膚色,腳擺開所形成的角度,以及扇子本身)和圓形(裝滿餘燼的 容器,烹製的煎餅,容器,右側擺成一摞的做好的煎餅)組成。畫面中 的物的造型方式極具個人特色:畫中罐子、火焰和木炭都並不是簡單 的寫實。

阮潘正的畫風質樸無華、卻又能深深打動觀者的心。例如,在描繪畫 中這位年輕女子時,畫風的樸素大方絲毫不妨礙這位女子臉龐和姿 勢散發出的優雅高貴。與藝術家之前的很多作品相似,本件拍品中畫 家再次為他筆下的人物設定了一個簡單的任務,即烹製煎餅,並再次 成功在平凡樸素中捕捉到人物姿態的從容大方。

在畫面的整體構圖中,主人公用手扇將冷風吹入火盆的下方,讓整個 烹製煎餅的過程在畫面上充滿生機與動感、栩栩如生。 藝術家在畫面右側上角的題詩中,也用遒勁有力的書法表明了對這幅 畫作的心意:

村妝隱面色,仙呂餌人情。

阮潘正卓越過人的繪畫天賦與技巧,讓他可以將這些日常生活中常常 出現的事物轉變成讓為之傾心的美好,就像畫中人的將米粒製作成年 糕一樣,化平凡為神奇。本件拍品展現著一種質樸中的神聖:它不追 求繁雜的變化,而是以平鋪直敘的方式向慣者真正反映了生活並娓娓 道來,展現出阮潘正真正的繪畫精神。

同時,也請各位仔細觀察畫面上奶油皮膚色與藍色的觸感,以及當她 蹲下時,小心顯露出的一小部分側面的皮膚。這樣的人物姿勢我們能 在藝術家1931 年繪製的《檳榔小販》(La Vendeuse de Bétel)(藏 於Tholance-Lorenzi 珍藏中)、《孩童與鳥》(L’Enfant à l’Oiseau) (現藏於Morax 珍藏中)以及1933 年所繪製的色彩更加豐富的作 品《少女與鸚鵡》(La Jeune Fille au Perroquet)找到共通之處。 阮潘正也曾在一些著名作品中刻畫過女性群像,例如Tuan Pham 珍 藏中的《下圍棋》(Le Jeu des Cases Gagnates)、現藏於英國的《蝸 牛賣家》(La Marchande de Oc)以及Jean-Marc Lefèvre 珍藏 中的《裁縫少女》(Les Couturières)。

藝術家雖然將日常生活中的越南人物形像用樸素自然的方式呈現,但 人物的性格魅力也展現無疑。這正是阮潘正深諳在平凡中尋找美妙 的訣竅。

讓.弗朗索瓦.休伯特
越南藝術資深專家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