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AKO BOAFO (B.1984)
AMOAKO BOAFO (B.1984)
1 更多
阿莫奧克· 博福 (B. 1984)

舉起雙手

細節
阿莫奧克· 博福
阿莫奧克· 博福 (B. 1984)
舉起雙手
油彩 畫布
187 x 148.6 cm. (73 1⁄2 x 58 1⁄2 in.)
2018年作
款識:'AMOAKO M BOAFO 2018 KING (右下)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博福賦予其肖像畫一種渾然天成的優雅、沉靜與高貴。能將這種觸手可及 的柔軟與敏感完整表達的藝術家寥寥無幾, 而博福則精准地將這種非凡的 氣質呈現於畫布之上,在其創作的私密肖像系列『黑人移民』中流露著溫暖與 脆弱。」

「與其他當代肖像藝術家,如愛麗絲·尼爾、喬丹·卡斯蒂爾與諾亞·戴維斯一 樣,博福試圖構建一個新的語彙,重塑他自己與他所描繪的對象的個體經驗, 以納入對『黑人經驗』更多樣的、斑斕豐富的理解。」(「我看見」,羅伯茨 項目,洛杉磯,2019 年 1 月 12 日至 2 月 16 日。)

《舉起雙手》,作於2018 年,是藝術家仍在延續的系列「黑人移民」中的一 幅典範佳構。該系列以博福的朋友、熟人、及激發其靈感的個人為主題。藝術 家蘊藉強大能量的簡約風格以一種輕鬆熟悉的方式表達出日常生命的活力,並 觸及社區合作、社會與政治鬥爭及摯友間的親密關係等議題。

博福將描繪「黑人經驗」的獨特方法與頗受埃貢·席勒與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等 藝術家影響的風格相融合,試圖探討、讚美身為黑人的意義。故他對藝術先 賢巨匠的借鑒可被視為一種對歷史上黑人主題匱乏的挑戰。他宣稱,「比如, 有些人將我的畫與埃貢·席勒的作品聯繫起來……我正在找尋一種以寬鬆自由 的方式繪製具象肖像的方法。因此,我會通過逛博物館或看書,思考像席勒這 樣的人是如何成功做到這點的。以這樣的方式,藝術史對我的繪畫方式產生 了重大影響。」(阿莫科•博福,引自莎倫·溝田撰寫的《在阿莫科·博福的肖像 畫中,每一張黑色面孔上的每一個筆觸都不可或缺》,洛杉磯時報,2019 年 2 月20 日)以類似的方式,與藝術家如麗奈特·雅頓- 博阿凱、托因·奧吉·奧 杜托拉、及柯海德·威利相比,他對單色作品的處理也與已故藝術家巴克利·L· 亨德利克斯的作品略有肖似。

在與這些藝術家的對話中, 博福展現出自己在一個全新繪畫語境中的強大 聲音,「他以高調炫目且充滿活力的肖像畫進一步開闢了新現代主義的 時代」,……「博福認同我們的聲音需要被傾聽;且我們不應僅被黑色的皮膚 所定義,而是應該被視作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時,簡單地作為黑人可被或多 或少地曲解;而理想狀況下,它僅僅是一個事實的陳述。有些人將此視為威脅, 而另一些人則因此感到快樂與自豪。」(德斯帝妮·羅斯·薩頓,引自展覽圖錄 《黑人的聲音/ 黑人的微觀世界》,CFHILL 畫廊,斯德哥爾摩,2020 年 4 月8 日至5 月9 日)

在其整個藝術實踐中,博福專注於黑色人種的多個側面與各個維度的聯繫。 2013 年,藝術家與友人共同組織了WE DEY,這是一個位於維也納的空間, 致力於通過展覽、研討會和講座擴大傳播性少數、跨性別群體、有色人種的 視角與個體經驗。2021 年,博福與迪奧的合作備受褒贊,為其作品注入了新 的活力,並將他的肖像畫帶到了一個更大的舞臺。博福最近則專注于在阿卡 拉建造一個藝術家駐地和永久收藏機構。該建築由大衛·阿德迦耶爵士設計, 是他家鄉的第一個此類項目。博福的首個博物館個展「黑之魂」將於 2022 年 10 月 20 日至 2 月 27 日開幕, 隨後將赴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巡展。 羅伯茨企劃則計畫於 2022 年初為博福出版一本配以完整作品插圖的首部專 著,系統梳理阿莫科•博福迄今為止的職業生涯。

以下段落引自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和

教育家, 貝雷斯福德· 布斯教授為阿莫科• 博福 的作品《舉起雙手》所撰寫的評論文章 此件作品以自證清白的雙手投降這一姿勢為標題,畫面中以華麗堂皇的筆觸 描繪的雙手仿佛凝固的風景,又仿佛是超越二元世界的黑色抽象紀念碑。這裡 的黑色是絢爛多彩的。這雙舉起的手象徵著苦難的血緣,但又強調著所有黑色 人種天賦的非凡神性;這種神性在語言被刻意隱去顏色暗示的環境下被漠視且 扼殺。

博福的所有畫作均展現出震懾人心的獨特美學。其創作過程就是作品的一部 分;他的視覺表達皆以藝術家所堅持的在不斷重新格式化“第一世界”肖像經 典的過程中定義並接納黑色人種的原則為準繩。阿莫科將黑色重新呈現為一種 內在動因的見證。黑色總是美麗的;而因其將數位(資訊技術)時代中觸覺、 數位(手指)繪畫的重要意義投射到作品中,博福重新定義了獨特的創作形式。 他的視覺宣言流淌在畫布之上,在藝術家的指尖與畫面之間蹁躚起舞。

這幅創作於2018 年的作品《舉起雙手》,不可否認地融合了藝術家雄辯的宣 言與時下蔓延全球的對黑人的控訴,在此作中,通過巧妙機敏的構圖措辭,使 其化為黑人歡樂的挽歌。畫中人物在黑色中心醉神迷。不言而喻,《舉起雙手》 呈現了一個比藝術家以往更高水準的駕馭力及流暢性。該作既是標誌性的又是 私密的。這是一幅關於這個時代的畫作,它無疑引發了某種具有真實時代符號 的痛苦共鳴,但同時,通過音樂、及全球黑人個體的姿態創造了一個救贖的視 覺基調、精神力量的鑒證、與無法忽視且無處不在的“黑色”意象。這裡彌漫 著宗教的神性:通過將苦難重新塑造為黑人力量的象徵來實現救贖與聯繫。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