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RY SINGER (B. 1987)
AVERY SINGER (B. 1987)
1 更多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 顯示更多
艾佛莉·辛雅 (1987年生)

無題 (星期二)

細節
艾佛莉·辛雅
艾佛莉·辛雅 (1987年生)
無題 (星期二)
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板
5.9 x 241.9 cm. (85 x 95 1⁄4 in.)
2017年作
款識:AVERY SINGER 2017 (畫布翻折處)
來源
柏林 Kraupa-Tuskany Zeidler
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注意事項
On occasion, Christie's has a direct financial interest in the outcome of the sale of certain lots consigned for sale. This will usually be where it has guaranteed to the Seller that whatever the outcome of the auction, the Seller will receive a minimum sale price for the work. This is known as a minimum price guarantee. This is such a lot.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艾佛莉·辛雅是美國當代藝術圈冉冉升起的藝術新星。1987 年生的她已被豪瑟沃斯畫廊代理。近期,她在紐約舉辦個展,呈現其最新系列作品「現實終結」,用迷幻的方式重組現實與觀感。歷史敘事和當代視角,這兩個針鋒相對的概念,被她用全新而大膽的高超畫技完美組合。

艾佛莉·辛雅使用SketchUp 3D 建模程式畫出底圖結構,投影至畫布之上,再使用噴繪顏料繪制出複雜的層次。這種獨特的藝術創作方式將立體場景移植於平面上,結合傳統繪畫技巧與數字技術,呈現出跳躍在虛實之間的迷人視效。創作之外,辛雅的畫也挑戰著觀眾的觀看習慣,她不僅大膽地革新了藝術家與畫布之間的關係,也激發著觀者重新審視他們對媒材的體驗。

《無題(星期二)》展現了辛雅最為標誌性的創作手法。從特殊的繪畫技法到的視覺敘事,她將過去與當下凝聚在畫布上。畫作使用灰色系呈現數字程式化圖像,這也是辛雅畫作的標誌性元素。畫面中,簡練的幾何圖形上覆蓋著陰影,延伸至畫布外圍,給半具象圖形再添神秘光暈。戲劇性的光影效果暗示我們,畫中世界遠不止於眼前呈現出的方圓之間。冰冷的抽象人像上,陰影之下的風景充滿生機,柵欄與綠植的柔軟剪影與精銳的幾何圖像對比鮮明,為機械的灰色圖像注入了生命力。這樣的構圖不僅讓虛實之間更富張力,也讓數字與傳統媒介之間的交互更為富有戲劇性。同時,剪影在人像與柵欄之間增添了新的維度,邀請觀者從多個角度審視、解密畫作,探索畫框之外的世界。

光線照亮了人物身上懸掛的波西米亞風格棕色耳環。這是辛雅作品中另一個標誌性母題,這一母題與她的成長背景息息相關。辛雅的父母都是藝術家,她自小就在藝術社群中長大,與過著波西米亞式生活的藝術家們為伍,這也是她後來的藝術特質的重要源頭。辛雅的父親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放映員,這一經歷給辛雅提供了重要靈感——她的畫作不僅使用數字技術,也呈現出電影般的戲劇張力。辛雅的畫作將數字技術轉譯到傳統畫布上,出色地促成了當代與傳統技術間的對話。

辛雅大膽採用的復調式風格與技藝,與她豐富的藝術史積累密不可分。她幾何式的、碎片化的構圖令人聯想到立體主義,而機械造型與光影實驗則讓人想起構成主義,其幾何人像元素對話著諸多先輩的視覺風格——瑙姆·加博、安托萬·佩夫斯納的雕塑作品,還有馬塞爾·杜尚的立體主義畫作。辛雅的作品表達著現代先鋒的藝術審美,用獨特的技術串起歷史視覺線索,完成了對傳統媒介的全新創造。當代應該如何開拓傳統畫作的邊界?辛雅用《無題(星期二)》提出了她的理解。她用自成一派的手法,用當代之眼回溯藝術史,並用跨界的手法開創了全新可能。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