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 WHAN-KI (1913-1974)
KIM WHAN-KI (1913-1974)
1 更多
美國重要私人收藏
金煥基 (1913 - 1974)

山月

細節
金煥基
金煥基 (1913 - 1974)
山月
油彩 畫布
62 x 86.5 cm. (24 3⁄8 x 34 in.)
1964年作
款識: whanki 64 (右下); MOON ON MOUNTAIN 1964 Whanki New York (畫背)
來源
1990年代Dr Albert Green舊藏
Lillian Green舊藏 (原藏者家屬收藏2021年得自上述收藏)
現藏者2021年購自上述資產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作為韓國現代藝術史上最為傑出的抽象繪畫先驅之一,金煥基作為集中體現韓 國美學的代表人物而廣為人知,他將美學與哲學融合,通過藝術呈現大自然 的精髓。本件創作於1964 年的《山月》正是金氏標誌性藍色調畫作的典型。 畫中呈現的海洋與天空,正闡釋了金煥基投身藝術與自然的深遠渴望,又彰 顯出其因此而產生對色彩的強烈喜愛。從1950 年代的抒情畫到1960 年代的 抽象畫,例如《山月》,再到1970 年代的點彩畫,追根溯源,這些畫都來 自大自然,這是理解金煥基藝術的要義。而他最終的目的也是回歸大自然。 金煥基的作品就是大自然本身,正如他自己所說「藝術並非美學或哲學或文學 的理論。它存在,一如天空、群山和石頭。」

正如其他許多現代韓國藝術家,金煥基最初在日本接觸到歐洲抽象主義。受日 本的學院風氣影響,他鑽研了立體派與野獸派。儘管在這全新的自由下,金煥 基盡情揮灑創意精神,又著力拓寬創作邊際,他還是從各種傳統符號及自然風 景中開始了自己的藝術探索。正如他在詩中所寫,「圓天圓瓷/ 藍天白瓷,真 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金煥基,引自Yun Nanji 論文《歌頌自然的現代文 學畫家》,金煥基,京畿道,2012 年,頁40)對金煥基來說,自然與傳統 一樣充滿潛力,足以激發靈感。正如《山月》所示,金氏秉信的哲學已然愈發 成熟:藝術應該從自然中來,並回到自然中去。

1956 年,金煥基離開韓國前往巴黎,以求親歷歐洲藝術,向大師學習,創造 出自己的視覺語言。隨著他持續探索傳統圖像和風景,到達巴黎後的金煥基 反而對韓國特色的喜愛與日俱增,最終凝練為簡約的線條和充滿生機的色彩 平面。在他旅居巴黎的三年裡,金煥基全身心投入思索如何擁抱歐洲主流文 化、又堅守自己的獨特經歷這一難題。在他一生的藝術與個人發展之旅中, 金煥基持之以恆地扎根於自己來自韓國傳統文化與自然風景的身份,孜孜以求 新的靈感形式。

在巴黎的這段日子裡,金煥基標誌性的藍色調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的畫布 上。藍色是全世界藝術家都不約而同熱愛的色彩。但韓國藝術家更為深刻投 入,因為從皇族服飾到青瓷,藍色自古以來都是韓國重要的色彩。在紐約時期 中,金煥基實驗性地運用了傳統藍色調以及各式各樣抽象的韓國符號,《山月》 正典型呈現了他日益純熟的風格。畫中,金煥基以簡約流暢的線條勾勒出藍色 單色背景下的輪廓剪影。儘管線條和色彩都高度簡樸,整幅畫面卻充滿令人神 往的自然生機。從1963 年移居美國,到1974 年溘然長逝,金煥基都在繪製 他自己的大自然,逐漸消除傳統陳規的表現形式。

金煥基的創作始於歐洲現代主義的影響,而最終達至別出心裁的原創高度, 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純粹抽象風格,而這一風格始終充滿著他祖國的痕跡。正如 他1971 年的一幅鉅作所見,金煥基輕柔洗刷稀釋的油彩,這一動作如水墨般 彰顯了他來自東方的背景,為畫作平添一絲微妙的淡雅。金煥基用西方藝術的 象征——油彩,創造出代表韓國藝術的一種暈染效果。從韓國的色彩、主題和 風景開始,金煥基最終達至了正如他自己廣為傳頌的名言一般「最韓國的風格 就是最國際的風格」

正如法國藝評家皮埃爾·考西翁(Pierre Courthion)所說「金煥基的作品, 正如大自然般開闊包容,你總是可以進入其中,嘗試並探索其構造與哲思,」 金煥基追隨東方風景畫家的腳步,呈現畫中空間——畫中空間應為無限大。 這賦予了視覺形式以更多維度的意義。金煥基流浪式的藝術足跡遍佈東京、 巴黎和紐約,將東西方的和諧共融傳遞至現代亞洲藝術,秉持了對韓國文化的 極大豐富投入,又打破東西方語言障礙與文化隔閡,為自己的身份提供了一種 深刻的洞見視角。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