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TTE CHEN (1907-1992)
GEORGETTE CHEN (1907-1992)
1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張荔英 (1907-1992)

靜物 (中秋節)

細節
張荔英
張荔英 (1907-1992)
靜物 (中秋節)
油彩 畫布
81 x 54 cm. (31 7⁄8 x 21 1⁄4 in.)
約1960年代中旬作
款識︰CHEN (左下)
來源
亞洲 私人收藏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張荔英以其大師般繪畫技巧與引人入勝的人生經歷廣受稱著。這些無疑塑造了她作品中富含的深度與特色,而她也毋庸置疑地成為現代亞洲藝術之卓絕人物。她的眾多作品收藏於機構或私人,而鮮見於市場。佳士得於本季度欣然呈獻《靜物(中秋節)》(Still Life (Mid Autumn Festival))這幅具有上佳品質的稀有畫作。畫家描繪了自己摯愛的月餅和燈籠,它們都是在亞洲廣受喜愛的中秋佳節必備物品。

張荔英的人生充斥著世界主義印記。她出身於思想前衛而愛國的中國家庭,同時又是巴黎年輕的先鋒畫家,還是特使的妻子,更是新近獲得獨立的新加坡的藝術家、教師及影響人物。關於她出生地點的說法不一,某些來源指明她出生於巴黎,而亦有說法稱其生於中國浙江。不過毫無疑問,生長在富裕家庭的張荔英童年時期便已遊歷四海,曾旅居法國、中國和美國。她於二十歲時重返巴黎學習藝術,並在此期間獲邀出展 1930 年之法國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法國秋季沙龍為當時領先的現代主義沙龍之一,此次獲邀出展便已表明張荔英的藝術稟賦。她亦於同年與出生於特立尼達的外交家陳友仁結為夫妻。陳友仁的獨立靈魂與冒險精神日後對張荔英的人生產生了深遠影響。他並不像當時的傳統男人那般要求自己的妻子留在家中操持家務,而是鼓勵張荔英四處遊歷以發展繪畫興趣。於是,張荔英在歐洲、上海和香港度過了二十年時光。在搬到東南亞後,她首先居住於馬來西亞檳城,最終定居新加坡直至 1992 年逝世。她人生最後的這段穩定時光使她的藝術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之前的漫遊生涯無可比擬的。定居新加坡後,張荔英兼職任教於南洋藝術學院(NAFA),她的身影亦活躍於迅速發展的現代藝術場景中。

儘管常被視作南洋風先鋒藝術家中的一分子,張荔英實則並不同於南洋藝術學院的其他藝術家。他們會在作品中融合東西方技術,而張荔英卻更傾向西方印象派的風格與技術。的確,張荔英長期恪守自己曾接受的法國沙龍風格繪畫訓練,更是別具一格地將其如濾鏡般應用於各式各樣當地主題。張荔英深受法國現代主義大師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之影響。塞尚善於運用多種視覺技巧,以微妙的扭曲構造畫面平衡感,以撞色的方式實現色彩調節。這些高超技藝在《靜物與天使》(Still Life with Cherub)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靜物(中秋節)》展示了張荔英在單一構圖中採用多視角作畫的實驗性手段,與塞尚之視覺技巧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將桌上食物畫在自上而下的切線上,而燈籠、柚子等懸掛物卻好似以自下而上之視角描繪。在此種構圖技術下,畫家突出了物件之間的聯繫,強調了它們最為本質的特徵。不僅如此,她在描畫形模上更是大膽揮灑,以充滿個性的筆觸繪出互補色和對比色。畫家以新穎的視覺技巧和驚艷的筆觸創造出了這幅複雜卻極為和諧,同時又富有鮮明動態感的絕佳畫作。

張荔英在藝術生涯中廣泛地繪畫過肖像、風景等不同主題。然而,她最受稱著的是其出類拔萃的靜物畫。張荔英對日常生活元素和場景有著持久的興趣,並執著地以精湛技藝呈現每一物件。這無疑得益於她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對不同環境之兼收並蓄。不論是畫家對事物的包容吸納,還是來源於旅途中之眾多靈感,抑或是作品背後滿溢之文化,皆讓畫家得以將這些物件本身蘊含的精神內核與情感寄託表達得淋漓盡致。畫家將如此豐富的內涵賦予畫布,早已超越畫中物體二維形態之界限。在本幅作品中,張荔英對東南亞物質文化有著精湛的視覺呈現。不論是精緻地懸掛於木製花籃中的暖桃色蘭花,還是中秋節傳統中具有吉祥動物形狀的透明燈籠,都喚起了人們寄託於物品中的情感與思緒。靜物畫在傳統上多用以捕捉特定時期的生活片段。然而它同時又具有紀錄的本質,靜物畫也正因這一特點而別有含義。通過靜物畫,日常生活被昇華至藝術領域,於是具有了研究、欣賞及記憶的價值。在西方正宗藝術史上,靜物畫多見於描繪具有顯著歐洲特徵之主題。該流派於 1600 年代盛行於荷蘭共和國,尤見於揚·戴維茨·德·希姆(Jan Davidsz. de Heem)的 Still-Life, Breakfast with Champaign Glass and Pipe。這些畫作大都具有說教意味,而張荔英的作品則截然不同。她選擇描繪這些世俗物件顯得更為感性,但依舊意義重大。本幅作品中呈現的每一物件都富有深刻的象徵意藴:網中懸掛的柚子代表家庭和睦,金魚燈籠象徵充裕的生活和財富,而月餅則是集神話傳說、傳統與和諧為一體之人工製品。畫作背後是 20 世紀疾速現代化的東南亞,而畫中主題表現當時因古舊而逐漸瓦解的文化傳統。畫家通過充滿象徵意藴的物件反映了這二者間愈演愈烈的矛盾。對於如張荔英這般的藝術家來說,他們「始終存在對過去的渴求和努力(將自己)根植於當下這二者間的恆久張力」(丹尼爾·譚主編 A Changed World: Singapore Art 1950s to 1970s, Dialogues between Szan Tan and Daniel Tham, 2013 年,第 23 頁)。 不論是畫中展現的畫燈籠還是月餅工藝,都是當時瀕臨滅絕的小型紀念性文化習俗。《靜物(中秋節)》可謂是賦予了這些即將逝去的文化印記永恆的生命。

20 世紀鮮有達到如此成就的東南亞女性藝術家,張荔英毫無疑問是其中之一,她晚期的靜物畫更是展現了畫家作品的至臻水平。本幅稀世之作乃為張荔英幾十年藝術訓練和發展之頂峰,任何欣賞本作的觀賞者都足以領略到它的非凡意義。不論是精湛而平衡的構圖,還是以不同視角呈現的傳統精緻,抑或是對顏色的極佳運用與出色的繪畫天賦,《靜物(中秋節)》都不啻為真正的大師之作。在觀賞者心中,張荔英無庸置疑地為亞洲現代藝術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 景致。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