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林風眠曾說過,自己要“追回因‘文化大革命’而流失的時光和親自摧毀的千餘幅心血結晶”,所以他香港時期的作品多延續之前上海時期、甚至更早期的題材與面貌,而筆觸蒼老、色彩亮麗斑斕,與之前相比,其實是另一番景象。
雞冠花是林風眠鐘意的花卉題材,他最早的雞冠花作品可以追溯至1936年。《紅花綠芒》與上海美術家協會所藏1963年作品《雞冠花》(附圖)構圖相類,惟雞冠花與水果左右置換,卷狀花瓣改作羽毛狀。畫面幾作平面處理,深色臺面與一半背景將火紅的花、碧綠的果完全襯托,另一半背景則是紗簾後透出黑色窗欞與窗外的嫩黃淺綠,一片春光。顏色較早期作品更是鮮明響亮,卻不是用純色突兀寫出,無論花 冠、花葉、水果,還是窗紗,林風眠在調色盤上調出不同的顏色,一筆銜接一筆,一層覆蓋一層;即使是深色的背景,也不是純黑色平塗,其中摻入了花的顏色、果的顏色,令畫面在斑斕絢爛中又不失和諧統一,可久久對視而不膩。
《紅花綠芒》出於馮葉女士舊藏,作於1988年,此時的林風眠已在太古城購置物業,安心定居在香港。馮葉是林風眠義女,林風眠在港歲月多賴她的照料。二○○○年,臺北國父紀念館主辦“林風眠的世界——林風眠百歲紀念畫展”,馮葉提供多幅先生精品參展,本幅即其中之一。
雞冠花是林風眠鐘意的花卉題材,他最早的雞冠花作品可以追溯至1936年。《紅花綠芒》與上海美術家協會所藏1963年作品《雞冠花》(附圖)構圖相類,惟雞冠花與水果左右置換,卷狀花瓣改作羽毛狀。畫面幾作平面處理,深色臺面與一半背景將火紅的花、碧綠的果完全襯托,另一半背景則是紗簾後透出黑色窗欞與窗外的嫩黃淺綠,一片春光。顏色較早期作品更是鮮明響亮,卻不是用純色突兀寫出,無論花 冠、花葉、水果,還是窗紗,林風眠在調色盤上調出不同的顏色,一筆銜接一筆,一層覆蓋一層;即使是深色的背景,也不是純黑色平塗,其中摻入了花的顏色、果的顏色,令畫面在斑斕絢爛中又不失和諧統一,可久久對視而不膩。
《紅花綠芒》出於馮葉女士舊藏,作於1988年,此時的林風眠已在太古城購置物業,安心定居在香港。馮葉是林風眠義女,林風眠在港歲月多賴她的照料。二○○○年,臺北國父紀念館主辦“林風眠的世界——林風眠百歲紀念畫展”,馮葉提供多幅先生精品參展,本幅即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