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龍潭湖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外城東南隅,原為明代修建外城後留下的一片窯坑,在1980年代中期被陸續改建為大型公園,園中水陸各半,景色宜人。吳冠中1990年代初搬到北京方莊的三居室,與龍潭湖相隔很近,經常同家人來此遊玩。吳冠中認為該公園“設計頗有水準,顯、隱、曲、折,比北海公園更多變化,引人入勝,其間假山石的構架尤其煞費推敲”,於是畫家頻頻寫生,龍潭湖景色逐漸躍上紙面。
此幅《龍潭湖之春》作於1991年,翻閱資料亦可見1990年創作的寫生稿(附圖),可知此構圖已在心中醞釀許久,待思慮成熟再轉為彩墨作品。《龍潭湖之春》寫春日園景,畫家用簡筆勾勒線條,表現樹幹樹枝,自然交織,肆意舒展而不失協調。純黑的線條之間點綴淡墨點和色點,一片萬紫千紅。小溪潺潺,花樹齊放,天空中燕子掠過,盡顯春日融融。背景中畫家慣用水墨鋪排,表現他認為設計上“煞費推敲”的假山,營造出畫面景深,由此譜寫出一首點線面的交響曲,實為愜意輕鬆的九十年代佳作。
此幅《龍潭湖之春》作於1991年,翻閱資料亦可見1990年創作的寫生稿(附圖),可知此構圖已在心中醞釀許久,待思慮成熟再轉為彩墨作品。《龍潭湖之春》寫春日園景,畫家用簡筆勾勒線條,表現樹幹樹枝,自然交織,肆意舒展而不失協調。純黑的線條之間點綴淡墨點和色點,一片萬紫千紅。小溪潺潺,花樹齊放,天空中燕子掠過,盡顯春日融融。背景中畫家慣用水墨鋪排,表現他認為設計上“煞費推敲”的假山,營造出畫面景深,由此譜寫出一首點線面的交響曲,實為愜意輕鬆的九十年代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