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法國重要私人珍藏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每當我想到全球各地報章、雜誌以至其他媒體,一律以葛飾北齋經典版畫《神奈川沖浪裏》連結2011年日本東北三一一海嘯,心中仍感忐忑。這位在1830年方以七十高齡踏上風景版畫之路、且留下千古絕唱的「畫癡」,若得知後世的愚昧,必感匪夷所思。他只忠於一事——以藝術反映人類與天地萬物的和諧關係。北齋的淵渟嶽峙,時刻凝聚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位藝術巨匠的觀衆,不止江戶時期的大和民族。北齋的創作超越古今藩籬,讓今天各方的你我,得以擁抱日本之美——對天人共處、唯美風光的永恆追求。
這種思想在北齋舉世聞名的版畫系列中表露無遺,包括最廣爲人知的《富嶽三十六景》(1830–1834年)(《神奈川沖浪裏》是其一),以及《諸國瀧廻》(1831–1832年)、《諸國名橋奇覽》(1834年)等等。1893年,波士頓美術館舉辦北齋及其門生的首場公開畫展。哈佛大學畢業生、東京帝國大學(1878–1886年,現東京大學)哲學及政治經濟學教授、東京美術學校(1887年,現東京藝術大學)及東京帝國博物館(1882年,現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共同創辦人暨館長(1888年)、周遊日本的旅行家——歐內斯特.費諾羅薩(Ernest Fenollosa,1853–1908年)在展覽圖錄上寫道:「北齋向我們展示的,並非現實中的日本,而是他以非凡創意為觀衆建構的北齋式日本。......可是我們從未有意識地認真細看......那個獨一無二的北齋世界。」(頁12)
雖説北齋著重天人共生,但有趣的是,畫中俱以山水主導,人跡則頗爲寥落,莫説觀賞富士山美景的人物無幾,就連它的存在感也十分空洞。仔細觀看四十六幅《富嶽三十六景》版畫,比如當中的《青山圓座松》,我們發現環迴式松林右下步道上有人伸手指向富士山。在《五百羅漢寺榮螺堂》中,背著包裹的童生憑欄指向畫中心的富士山。《礫川雪旦》中,白雪皚皚的早晨裏有位女士在亭臺上揮臂,遠眺覆滿霜雪的富士山。然而,在《東都駿臺》中,肩負重物的挑夫是否也在遠望屋簷旁乍現的富士一隅,我們毫無頭緒。至於《東海道程穀》的馬夫以及《相州仲原》的行人對富士山有何反應,更是無從稽考。事實上,在整個系列的四十六作中,上述例子的總人數僅得六名。更令人驚訝的是,《東海道吉田》描繪的不二見茶屋裏,本可飽覽富士佳的七名茶客,似乎沒有一人在注意眼前海拔3776米的矗矗崇山。
對北齋而言,《富嶽三十六景》的創作焦點為富士山,因此千彙萬狀的江戶勝景,總有大大小小綫條俐落的三角形,呼應現實中同樣稜角分明的名山。然而,觀察畫中所有人物的神態,這座名山似乎只是一個偶然的存在,並沒有在民間百態中扮演任何重要角色。我們可以推測,即使神奈川巨浪翻天,也不會吞噬奮力划槳的船夫。縱使浪頭高聳入雲,他們終會抵達伊豆半島及安房國(今千葉縣),收集運往江戶的海產及蔬果,在風高浪急的大海上平安到步。
從命名角度來看,現時俗稱「巨浪」的《神奈川沖浪裏》,暗示海浪才是畫作的真正主題。追溯北齋早期的「巨浪原型」,從1797年經蔦屋重三郎(1751–1797年)出版的《柳之絲》畫冊中可見端倪。當中一作明顯受司馬江漢(1747–1718年)《相州江之嶋》內從地平綫上浮現的富士山所啓發。江漢於1796年把此作捐贈江戶南部愛宕山圓福寺,作為自我宣傳。寺廟萬人空巷,北齋隨人群進內一睹江漢作品,對翻滾的浪濤深感著迷,當下反應是:「此畫實屬佳作,但本人可更勝一籌。」
在《柳之絲》中,北齋以波浪為近景,把一群江戶女性遊客與當地人談話的場面設在右前方。江漢筆下的人物比例細小,僅在遠處有一漁夫及其僕役。江戶時期的觀衆反應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在此時四年前即1793年才確立藝壇地位的北齋,顯然要通過挑戰江漢,宣示自己是一名新進而嚴肅的藝術家,構圖功架勝於比他年長13歲的江漢。
此舉以後,驚濤駭浪令北齋靈感大增,終日思索改良刻畫浪濤的方法。1800年代初,他以弁財船入畫,創作出連《賀奈川沖本杢之圖》在内的五連作,一概帶有西方油畫式邊框,以及模仿歐洲採用橫向書寫。標題所指的「本杢」,相對於現時的橫濱。約同期刊印的另一作品,同樣帶有西洋裝飾性邊框及橫向標題,寫有日語假名《おしおくりはとうつうせんのづ》,繪畫三艘乘風破浪的漁船,帶有「巨浪」的雛形。在此二作中,北齋使用灰、黑色渲染波浪上揚的動態,在「巨浪」中則以兩種調子的藍色烘托層次,一種較鮮艷,另一種較深沉。無獨有偶,北齋早期的波峰泡沫與前述1796年的江漢作品手法雷同。直到1823年,北齋才在《今様櫛きん雛形》櫛梳模型畫冊中實驗波峰的嶄新造型,即1830年「巨浪」中出現的手指形狀。
題為《神奈川沖浪裏》的「巨浪」在1830年首印,成績斐然。製作版畫的印版被反複使用,實際印刷次數已難以稽查,但據我多年觀察其磨損情況,估計總數至少在一萬二千至一萬五千印次之間,甚至有可能更多。就本品爲例,畫作所反映的印版磨損主要見於景物的輪廓綫,情況尚算輕微。題記的雙邊框底綫略為不全,惟未見傳世例子多起自左下角的同類狀況,故疑因上墨草率所致。另一出現在本品的常見現象,見於富士山山頂下方右坡上的殘缺,同爲印版的磕傷所致。後期印次常見右方一舟右側的波浪輪廓不全,本品卻完整無缺。餘下的輕微缺圖,只有在第二及第三層波峰出現。即使品相極佳的例子,也會因長久暴露在日光下而褪色,本品亦然,見於雲彩的粉紅色以及船的黃色。本品尺寸為260x384毫米,右側留有頗寬的白邊,並且顯示著印版的末端,是傳世較大的例子。
本《神奈川沖浪裏》來源顯赫,與哈維蘭家族相關。哈維蘭家族祖籍英國,自十七世紀移居美國。家族成員中,查爾斯.菲爾德.哈維蘭 (Charles Field Haviland,1832–1896年)熱衷收藏日本藝術,庋藏極富,大量珍藏於1922至1927年間經巴黎德魯奧(Drouot)拍賣行以十八場拍賣售出。十九世紀初,大衛.哈維蘭 (David Haviland,1814年生)在紐約經營瓷器店,成爲家族發跡的根源。隨著美國經濟蕭條,大衛搬到法國西南部,定居法國瓷器重鎮利摩日(Limoges)。及至1850年,當地已有三十多家瓷器厰營運。大衛隨即加入查爾斯於1864年創辦、在十九世紀最後二十五年成爲利摩日業界巨頭的哈維蘭公司(Haviland et Compagnie)。威廉.丹納.哈維蘭(William Dannat Haviland)在1903年入職哈維蘭公司,自1919年起出任經理,對日本主義及裝飾藝術風格皆有濃厚興趣。他聘請後期印象派畫家、曾在塞夫爾(Sèvres)瓷器廠工作的費利克斯.布拉克蒙 (Félix Bracquemond) (1833–1914年) 擔任利摩日哈維蘭公司(Haviland de Limoges)的藝術總監;邀請雷內.拉利克 (René Lalique,1860–1945年)、愛德華–馬塞.山杜士(Édouard–Marcel Sandoz,1881–1971年) 及尚.杜菲(Jean Dufy,1888–1964年) 等藝術家設計瓷器。西弗利特.賓(Siegfried Bing,1838–1905年)是巴黎最重要的日本藝術商之一,也是《藝術日本》(Le Japon Artistique)月刊的出版人。他於1895年從其賓氏新藝術公司(Maison Bing de l'Art Nouveau)把裝飾藝術風格引入利摩日瓷器。
此幅《神奈川沖浪裏》於1950年代流入哈維蘭家族,據說早自1930年代被首次購藏。紅色「8496」記號兩度出現在版畫背面(正面也隱約顯示),但據我分析,未有與日本或藝術商相關的綫索,而我已看過若干帶有這類編號的例子。背面左下方有一個早期藏家的落款,惟難以辨識。
馬提.富勒(Matthi Forrer)博士
荷蘭萊頓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日本藝術資深研究員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每當我想到全球各地報章、雜誌以至其他媒體,一律以葛飾北齋經典版畫《神奈川沖浪裏》連結2011年日本東北三一一海嘯,心中仍感忐忑。這位在1830年方以七十高齡踏上風景版畫之路、且留下千古絕唱的「畫癡」,若得知後世的愚昧,必感匪夷所思。他只忠於一事——以藝術反映人類與天地萬物的和諧關係。北齋的淵渟嶽峙,時刻凝聚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位藝術巨匠的觀衆,不止江戶時期的大和民族。北齋的創作超越古今藩籬,讓今天各方的你我,得以擁抱日本之美——對天人共處、唯美風光的永恆追求。
這種思想在北齋舉世聞名的版畫系列中表露無遺,包括最廣爲人知的《富嶽三十六景》(1830–1834年)(《神奈川沖浪裏》是其一),以及《諸國瀧廻》(1831–1832年)、《諸國名橋奇覽》(1834年)等等。1893年,波士頓美術館舉辦北齋及其門生的首場公開畫展。哈佛大學畢業生、東京帝國大學(1878–1886年,現東京大學)哲學及政治經濟學教授、東京美術學校(1887年,現東京藝術大學)及東京帝國博物館(1882年,現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共同創辦人暨館長(1888年)、周遊日本的旅行家——歐內斯特.費諾羅薩(Ernest Fenollosa,1853–1908年)在展覽圖錄上寫道:「北齋向我們展示的,並非現實中的日本,而是他以非凡創意為觀衆建構的北齋式日本。......可是我們從未有意識地認真細看......那個獨一無二的北齋世界。」(頁12)
雖説北齋著重天人共生,但有趣的是,畫中俱以山水主導,人跡則頗爲寥落,莫説觀賞富士山美景的人物無幾,就連它的存在感也十分空洞。仔細觀看四十六幅《富嶽三十六景》版畫,比如當中的《青山圓座松》,我們發現環迴式松林右下步道上有人伸手指向富士山。在《五百羅漢寺榮螺堂》中,背著包裹的童生憑欄指向畫中心的富士山。《礫川雪旦》中,白雪皚皚的早晨裏有位女士在亭臺上揮臂,遠眺覆滿霜雪的富士山。然而,在《東都駿臺》中,肩負重物的挑夫是否也在遠望屋簷旁乍現的富士一隅,我們毫無頭緒。至於《東海道程穀》的馬夫以及《相州仲原》的行人對富士山有何反應,更是無從稽考。事實上,在整個系列的四十六作中,上述例子的總人數僅得六名。更令人驚訝的是,《東海道吉田》描繪的不二見茶屋裏,本可飽覽富士佳的七名茶客,似乎沒有一人在注意眼前海拔3776米的矗矗崇山。
對北齋而言,《富嶽三十六景》的創作焦點為富士山,因此千彙萬狀的江戶勝景,總有大大小小綫條俐落的三角形,呼應現實中同樣稜角分明的名山。然而,觀察畫中所有人物的神態,這座名山似乎只是一個偶然的存在,並沒有在民間百態中扮演任何重要角色。我們可以推測,即使神奈川巨浪翻天,也不會吞噬奮力划槳的船夫。縱使浪頭高聳入雲,他們終會抵達伊豆半島及安房國(今千葉縣),收集運往江戶的海產及蔬果,在風高浪急的大海上平安到步。
從命名角度來看,現時俗稱「巨浪」的《神奈川沖浪裏》,暗示海浪才是畫作的真正主題。追溯北齋早期的「巨浪原型」,從1797年經蔦屋重三郎(1751–1797年)出版的《柳之絲》畫冊中可見端倪。當中一作明顯受司馬江漢(1747–1718年)《相州江之嶋》內從地平綫上浮現的富士山所啓發。江漢於1796年把此作捐贈江戶南部愛宕山圓福寺,作為自我宣傳。寺廟萬人空巷,北齋隨人群進內一睹江漢作品,對翻滾的浪濤深感著迷,當下反應是:「此畫實屬佳作,但本人可更勝一籌。」
在《柳之絲》中,北齋以波浪為近景,把一群江戶女性遊客與當地人談話的場面設在右前方。江漢筆下的人物比例細小,僅在遠處有一漁夫及其僕役。江戶時期的觀衆反應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在此時四年前即1793年才確立藝壇地位的北齋,顯然要通過挑戰江漢,宣示自己是一名新進而嚴肅的藝術家,構圖功架勝於比他年長13歲的江漢。
此舉以後,驚濤駭浪令北齋靈感大增,終日思索改良刻畫浪濤的方法。1800年代初,他以弁財船入畫,創作出連《賀奈川沖本杢之圖》在内的五連作,一概帶有西方油畫式邊框,以及模仿歐洲採用橫向書寫。標題所指的「本杢」,相對於現時的橫濱。約同期刊印的另一作品,同樣帶有西洋裝飾性邊框及橫向標題,寫有日語假名《おしおくりはとうつうせんのづ》,繪畫三艘乘風破浪的漁船,帶有「巨浪」的雛形。在此二作中,北齋使用灰、黑色渲染波浪上揚的動態,在「巨浪」中則以兩種調子的藍色烘托層次,一種較鮮艷,另一種較深沉。無獨有偶,北齋早期的波峰泡沫與前述1796年的江漢作品手法雷同。直到1823年,北齋才在《今様櫛きん雛形》櫛梳模型畫冊中實驗波峰的嶄新造型,即1830年「巨浪」中出現的手指形狀。
題為《神奈川沖浪裏》的「巨浪」在1830年首印,成績斐然。製作版畫的印版被反複使用,實際印刷次數已難以稽查,但據我多年觀察其磨損情況,估計總數至少在一萬二千至一萬五千印次之間,甚至有可能更多。就本品爲例,畫作所反映的印版磨損主要見於景物的輪廓綫,情況尚算輕微。題記的雙邊框底綫略為不全,惟未見傳世例子多起自左下角的同類狀況,故疑因上墨草率所致。另一出現在本品的常見現象,見於富士山山頂下方右坡上的殘缺,同爲印版的磕傷所致。後期印次常見右方一舟右側的波浪輪廓不全,本品卻完整無缺。餘下的輕微缺圖,只有在第二及第三層波峰出現。即使品相極佳的例子,也會因長久暴露在日光下而褪色,本品亦然,見於雲彩的粉紅色以及船的黃色。本品尺寸為260x384毫米,右側留有頗寬的白邊,並且顯示著印版的末端,是傳世較大的例子。
本《神奈川沖浪裏》來源顯赫,與哈維蘭家族相關。哈維蘭家族祖籍英國,自十七世紀移居美國。家族成員中,查爾斯.菲爾德.哈維蘭 (Charles Field Haviland,1832–1896年)熱衷收藏日本藝術,庋藏極富,大量珍藏於1922至1927年間經巴黎德魯奧(Drouot)拍賣行以十八場拍賣售出。十九世紀初,大衛.哈維蘭 (David Haviland,1814年生)在紐約經營瓷器店,成爲家族發跡的根源。隨著美國經濟蕭條,大衛搬到法國西南部,定居法國瓷器重鎮利摩日(Limoges)。及至1850年,當地已有三十多家瓷器厰營運。大衛隨即加入查爾斯於1864年創辦、在十九世紀最後二十五年成爲利摩日業界巨頭的哈維蘭公司(Haviland et Compagnie)。威廉.丹納.哈維蘭(William Dannat Haviland)在1903年入職哈維蘭公司,自1919年起出任經理,對日本主義及裝飾藝術風格皆有濃厚興趣。他聘請後期印象派畫家、曾在塞夫爾(Sèvres)瓷器廠工作的費利克斯.布拉克蒙 (Félix Bracquemond) (1833–1914年) 擔任利摩日哈維蘭公司(Haviland de Limoges)的藝術總監;邀請雷內.拉利克 (René Lalique,1860–1945年)、愛德華–馬塞.山杜士(Édouard–Marcel Sandoz,1881–1971年) 及尚.杜菲(Jean Dufy,1888–1964年) 等藝術家設計瓷器。西弗利特.賓(Siegfried Bing,1838–1905年)是巴黎最重要的日本藝術商之一,也是《藝術日本》(Le Japon Artistique)月刊的出版人。他於1895年從其賓氏新藝術公司(Maison Bing de l'Art Nouveau)把裝飾藝術風格引入利摩日瓷器。
此幅《神奈川沖浪裏》於1950年代流入哈維蘭家族,據說早自1930年代被首次購藏。紅色「8496」記號兩度出現在版畫背面(正面也隱約顯示),但據我分析,未有與日本或藝術商相關的綫索,而我已看過若干帶有這類編號的例子。背面左下方有一個早期藏家的落款,惟難以辨識。
馬提.富勒(Matthi Forrer)博士
荷蘭萊頓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日本藝術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