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吳冠中的創作在七十年代初出現重大轉向和變化,從1973年開始,他重拾水墨創作,同時也重啟停滯許久的旅行寫生。1977年,吳冠中赴廣西桂林、南寧等地寫生。在廣西龍勝縣,他為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尤其是北方難得一見的梯田,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情所感染,創作出一批作品,他日後亦寫道:我的許多油畫和水墨梯田,大都作於龍勝和四川萬縣一帶。
本幅作品並無紀年與畫題,據《吳冠中全集》,訂為1977年作品,取名《廣西壯家村寨》。查有同年創作之《廣西梯田》素描作品,可知本幅或是該年於廣西寫生返京不久後創作的大幅墨彩作品。與素描作構圖略有不同,本幅以村寨民居為主體,右上角勾勒出梯田大意。作品尺幅宏大,而透視深遠,頗有寫生意趣。近景的芭蕉樹道出寫生的視點,獨特的莊家村寨民居沿山溪和梯田綿延而上,直至雲間。一片墨彩翠綠之間,最引人矚目的卻是以厚重而鮮亮的油彩點綴而成的人頭攢動及晾曬衣衫,反應出吳氏油畫水墨轉型期的鮮明特點。作品的構圖充滿了巧思,日後亦少見此類構圖及題材,可謂吳氏水墨生涯中重要且稀見的作品。
本幅作品並無紀年與畫題,據《吳冠中全集》,訂為1977年作品,取名《廣西壯家村寨》。查有同年創作之《廣西梯田》素描作品,可知本幅或是該年於廣西寫生返京不久後創作的大幅墨彩作品。與素描作構圖略有不同,本幅以村寨民居為主體,右上角勾勒出梯田大意。作品尺幅宏大,而透視深遠,頗有寫生意趣。近景的芭蕉樹道出寫生的視點,獨特的莊家村寨民居沿山溪和梯田綿延而上,直至雲間。一片墨彩翠綠之間,最引人矚目的卻是以厚重而鮮亮的油彩點綴而成的人頭攢動及晾曬衣衫,反應出吳氏油畫水墨轉型期的鮮明特點。作品的構圖充滿了巧思,日後亦少見此類構圖及題材,可謂吳氏水墨生涯中重要且稀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