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CHAGALL (1887-1985)
MARC CHAGALL (1887-1985)
MARC CHAGALL (1887-1985)
2 更多
重要私人珍藏
馬克·夏加爾 (1887-1985)

新婚夫婦與紅天使

細節
馬克·夏加爾
馬克·夏加爾 (1887-1985)
新婚夫婦與紅天使
油彩 畫布
46.2 x 27 cm. (18 1/4 x 10 5/8 in.)
1932年作
款識:Chagall 1932(左下)
來源
巴黎 現代畫廊
洛杉磯 詹姆斯·維傑維諾畫廊
芝加哥 私人收藏(1955年購自上述收藏);1995年11月8日 紐約佳士得 舊藏拍賣 編號217
歐洲 私人收藏(購自上述拍賣);2010年11月4日 紐約佳士得 編號453
歐洲 私人收藏(購自上述拍賣);2014年11月5日 紐約蘇富比 編號154
蒙特利爾 蘭道畫廊
現藏家於2016年購自上述收藏
展覽
1933年11月-12月「Marc Chagall」展覽 巴塞爾美術館 編號102
1961年 「Important Loan Exhibition to Benefit the Scholarship Fund,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Paintings by Chagall, Utrillo, Valaminck」展覽 芝加哥 沃利·芬德利畫廊 編號4(作品名稱《Jewish Bride》)
更多詳情
馬克·夏加爾委員會已確認本作品的真實性

榮譽呈獻

Jacky Ho (何善衡)
Jacky Ho (何善衡) Senior Vice President,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拍品專文

「(愛情)裡蘊藏著真正的藝術:我的一切技藝,一切信仰都源自愛情。和愛情相比,世上一切都了無意義,浪費能量,浪費意義,浪費生命,浪費時間……藝術如果離開了愛情——無論我們是否恥於啟齒——完全是一個塑料世界,引人走入歧途。」——馬克·夏加爾

此幅馬克·夏加爾的《新婚夫婦與紅天使》創作於1932年,藝術家以溫柔動人的筆觸在畫布上繪下綿綿情意。縱觀夏加爾一生,愛情是貫穿始終的核心主題,亦是一切創作的靈感源泉。正如藝術家所說,「(愛情)裡蘊藏著真正的藝術:我的一切技藝,一切信仰都源自愛情。和愛情相比,世上一切都了無意義,浪費能量,浪費意義,浪費生命,浪費時間……藝術如果離開了愛情——無論我們是否恥於啟齒——完全是一個塑料世界,引人走入歧途。 」(馬克·夏加爾引自J.巴爾-特舒瓦編《夏加爾:回顧》,紐約,1995年,第179頁)

夏加爾筆下的新婚夫婦與紅天使充滿濃情蜜意,似水柔情緩緩流淌於畫面之中──這正是夏加爾與他的新娘,貝拉·夏加爾(婚前姓羅森菲爾德)──兩人高高飛翔在小鎮屋頂之上,這小鎮正是夏加爾的故鄉維台普斯克。《新婚夫婦與紅天使》正捕捉到了兩人結為新婚夫婦後的首次擁抱瞬間。明月當空,映照著二人的臉龐,天使高舉蠟燭,翱翔空中。畫中仿佛洋溢音樂,似有一位小提琴家正進行演奏。一束盛開的鮮花擺放在新婚夫婦與紅天使腳邊,鮮花正是藝術家筆下反覆出現的重要意象。儘管鮮花處處盛放,但這些花朵實則各有含義:正如蘇珊·康普頓所說,「一束鮮花是送給愛人的專屬禮物。然而,花開花謝,生命速朽:人類摘下鮮花,美麗轉瞬即逝。因此在這些畫中,藝術家提醒我們,愛情無常,但片刻足以沉迷。」(蘇珊·康普頓,《夏加爾》展覽圖錄,皇家藝術學院,倫敦,1995年,第212頁)。這樣複雜的情感並置在《新婚夫婦與紅天使》中清晰可見,兩人注視彼此,目光歡愉,但一想起剛剛許下的誓言,又忽有一絲緊張。

對夏加爾來說,新娘的形象永遠代表著愛妻貝拉。兩人在幾十年前,1909年9月的一個午後相遇,對年輕的夏加爾來說,那便是一見鐘情的宿命。夏加爾在日後寫道,他覺得「她仿佛早就認識我了,從第一眼看到她開始,她好像一直在看著我,看到我的童年,我的未來;看到我最深的內心。我知道她就是我命中註定的人,我的妻子」(馬克·夏加爾引自J·烏爾施拉格,《夏加爾:愛與放逐》,倫敦,2008年,第89頁)。兩人於六年後的1915年7月25日成婚,貝拉成為夏加爾一生的永恆主題,象征著青春,愛情,溫柔,直至她1944年與世長辭,成為回憶。

對故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長久縈繞於夏加爾心間。儘管夏加爾與家人早在1922年就辭別俄國——暫居柏林,隨後又遷往法國——他從未真正將維台普斯克放下心頭。弗朗茨·邁耶注意到在1930年代「新的主題和符號出現了,展示出夏加爾彼時沉重的心緒,他對猶太問題的深刻關切,以及聖經蝕刻畫中所揭示對宗教的思慮,」這正是他創作《新婚夫婦與紅天使》同時期的所思所感(弗朗茨·邁耶,《馬克·夏加爾》,紐約,1963年,第409頁)。他筆下的圖形靈感源自於各種不同的宗教及民俗傳統,包括戲劇、政治甚至馬戲,這種高度個人化的集合在《新婚夫婦與紅天使》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譬如小提琴手,就是象征夏加爾維台普斯克童年記憶的常客,音樂與宗教儀式、婚禮、節慶完美融合,天使的形象亦仿佛來自心靈信仰的傳統。
雖然《新婚夫婦與紅天使》的色調變化多端,但總以深邃的墨藍為主,描繪出一幅田園牧歌式的夢想世界。E·塞里亞德形容這種色彩為「最美妙的夢消散其中,這蔚藍大美無言,大象無形」。(E·塞里亞德,《夏加爾和浪漫主義繪畫》,1926年重印,同上,1995年,第145頁)。天鵝絨般的溫和色調環繞著這對新婚夫婦,他們站在過去與未來、現實與想像的邊界上,分享著共同生活的夢想和美好的回憶。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