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O BOTERO (1932-2023)
FERNANDO BOTERO (1932-2023)
FERNANDO BOTERO (1932-2023)
2 更多
費爾南多‧波特羅 (1932-2023)

暢飲的人們

細節
費爾南多‧波特羅 (1932-2023)
暢飲的人們
油彩 畫布
72 x 87 cm. (28 3/8 x 34 1/4 in.)
2015年作
款識: Botero 15 (右下)
來源
盧加諾 vitArt Fine Arts S.A. (直接購自藝術家)
威尼斯 Galleria d'Arte Contini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展覽
2019年3月-5月「波特羅」 紐約 David Benrimon Fine Art (圖版,第19頁)

榮譽呈獻

Emmanuelle Chan
Emmanuelle Chan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Day and Online Sales

拍品專文

費爾南多·波特羅的《暢飲的人們》創作於2015年,畫中四人圍坐於餐桌旁,所處室内被燈光裝點,洋溢著溫馨的氛圍。其中兩位西裝革履的男士,一位舉杯牛飲,另一位正在為吉他調音——他們都舉起手臂,彷彿在預示隨之而來的歡愉時刻。 兩位身著祖母綠和鈷藍色裙裝的女士體態豐盈、極富魅力,她們既是這一日常場景的參與者,亦是旁觀者。波特羅在《暢飲的人們》中對人物角色、物體和畫面背景之間的鮮明用色巧妙至極,色彩在對角線上的呼應可謂點睛之筆,引導觀者的視線在畫布上來回穿梭,同時在無序與平衡之間營造出和諧氛圍。大衛·埃博尼曾這樣評價波特羅:“…他的許多作品靈感都源自他成長的哥倫比亞小村莊里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波特羅眼中,普通男女都變成了英勇的主角。即使是在瑣碎的家務中,他們也保持莊嚴肅穆的姿態”(D.Ebony編著,《Botero Abu Ghraib》紐約,2006年,第10頁)。

近七十年來,波特羅以其詼諧幽默、異想天開和敏銳獨特的眼光,專注於獨創性的藝術實踐,創作了大量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品並成為了聞名世界的藝術偶像。 波特羅因其筆下輪廓豐滿圓潤的龐然人物享譽全球,他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狂熱觀察者,也是藝術史的忠實研習者。波特羅一直從歐洲藝術史中汲取大量靈感,如揚·凡·艾克、委拉斯開茲到安格爾和馬奈等。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作為一名雄心勃勃的年輕藝術家,波特羅前往歐洲,他熱衷於深度研習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藝術大師之作以及上世紀初的法國巴黎畫派。 早年的求學經歷激發了波特羅畢生的興趣——富有批判性地回溯西方藝術大師們的經典作品。 波特羅認為,與這些具有強大創造力的藝壇前輩們對話使他開闢了一條具有個人原創特色的創作道路。

此作的構圖讓人想起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揚·施特恩的作品,他的作品以戯虐滑稽的筆觸描繪了從家庭到朋友的日常聚會場景。 波特羅的《暢飲的人們》亦讓人聯想到荷蘭繪畫大師筆下的戲劇性風格和對凡夫俗子的共情。波特羅常提及其出生地麥德林市對他藝術創作的恆久影響——他筆下的人物并非特定的個體,而是哥倫比亞麥德林市本土風情的具象化。儘管藝術家離開故鄉已有半個多世紀,他的創作中依然充斥著麥德林的當地人,以及紅燈區、鵝卵石小巷、殖民建築和山區風光等本土生活場景。作為波特羅典型的開創性作品之一,《暢飲的人們》具有波特羅作品中富代表性的雙重特點:在真誠有趣地描繪哥倫比亞本土文化邊緣日常生活的同時對西方藝術史典範誠摯致敬。 此作體現了波特羅轉化高雅藝術的强大能力,融會意義深遠的歷史繪畫與大眾文化,如藝術家所說,這便是 「真正的原創性」。

更多來自 二十世紀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