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短談:巴布羅·畢加索《女人與彌諾陶洛斯》

《女人與彌諾陶洛斯》充滿豐沛情感,是畢加索在動盪時期所作的自傳式鉅作,將於6月18日在佳士得倫敦上拍。專家Keith Gill與您共賞作品背後的故事,了解為何八十多年間,此作僅公開展覽過兩次。

巴布羅·畢加索(1881-1973)於1937年2月創下此幅神秘傑作,畫中彌諾陶洛斯身旁環繞三位女子。當時社會政治不穩,藝術家個人生活亦處於動盪之中。

西班牙內戰正如火如荼,而畢加索的故鄉馬拉加則剛剛淪陷於國民軍之手。藝術家當時與妻子奧爾加貌合神離,同時又與兩位女子陷入情感糾葛:一邊是柔弱美麗的戀人瑪莉·德雷莎·沃特,另一邊是爭強好勝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朵拉·瑪爾,他後來更與瑪爾發展出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主管Keith Gill表示:「當時是畢加索重要的個人反思時期。」

畫中可見,牛面人身的彌諾陶洛斯一隻腳踩在船上,另一隻腳沒入水中。船上一位身體扭曲的女子雙手反綁在身後,應為奧爾加。畫面左方可見瑪麗·德雷莎竭力擺動的軀體,一位頭上生有雙翼的神秘人物從後方攙扶著她,可能是朵拉·瑪爾的化身,畢加索有時在作品中會將瑪爾描繪成鳥兒的形態。

「此作十分精美細緻,」Gill評價道,「如果你靠近細看,會發現瑪莉·德雷莎頭髮和眼睛處,以及朵拉·瑪爾的衣裙上,均有鉛筆畫出的細線。畫作採用簡單色調,僅用白色、藍色和黃色蠟筆塗出平面色塊,十分動人心魄。」

1920年代末,考古學家亞瑟·伊凡斯(Arthur Evans)在克里特島發掘出克諾索斯宮殿,隨之一同出土的還有被困在迷宮中的神秘怪獸彌諾陶洛斯。因此在1930年代初期時,彌諾陶洛斯逐漸成為藝術創作中常見的主題。

彌諾陶洛斯這一意象充滿感性張力,同時其怪誕乖張的超自然外形亦引發超現實主義者強烈共鳴,甚至將一本刊物以其命名。布拉塞(1899-1984)回憶道,他們「在彌諾陶洛斯身上看到一種力量,能夠打破荒謬的界限,解除桎梏,顛覆法律,觸犯神靈。」

「如果我走過的所有道路都標記在一張地圖上,並連接成線,那麼看上去可能會像一隻彌諾陶洛斯。」——巴布羅·畢加索

對畢加索而言,半人半牛的殘忍野獸彌諾陶洛斯成為了他的另一自我,他不斷在畫作中將彌諾陶洛斯描繪成一頭原始動物。「如果我走過的所有道路都標記在一張地圖上,並連接成線,那麼看上去可能會像一隻彌諾陶洛斯。」藝術家於1960年如是說。

自1935年後,戰爭的不祥之雲逐漸籠罩整個歐洲,畢加索用彌諾陶洛斯的形象代表自己內心的焦慮。《女子與彌諾陶洛斯》一作中便可見藝術家的焦灼之情:「本作提出了一個問題,」Gills說道,「畫中的彌諾陶洛斯到底是前來營救這些女子,帶她們前往安全庇護所,還是將她們棄於不顧?」

法國瓦洛里斯的戈爾夫瑞昂海灘上,頭戴牛頭面具的畢加索,面具乃為鬥牛士訓練專用,1949年。相片:Gjon Mili/Time and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 ©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19

實際上,此畫在畢加索一生中只展覽過一次,以紀念其七十大壽;當時的畫作題目為《彌諾陶洛斯與家人上岸》,而Gill則認為,「藝術家與畫中女子的關係絕不僅是公眾所熟知的故事那樣簡單。」

此畫一直為畢加索私人收藏,後來由孫女瑪麗娜繼承,僅於1981年公開展覽過一次。「此畫一直由藝術家家族收藏,足見其重要珍貴,」Gill感慨道,「人們常常認為畢加索吞噬毀滅了身邊的女性,但在此作中,可見他心中將她們一同珍視,他內心的掙扎徬徨遠遠比我們想像中多得多。」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