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與戴爾─培根靈感繆斯的相遇

於過去45年從未作公開展出,法蘭西斯‧培根的《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將亮相於佳士得倫敦的拍賣平台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於1971年10月在巴黎大皇宮舉行大型個人回顧展,為繼畢卡索後第二位在世藝術家在該處舉行回顧展,標誌著其藝術生涯的顛峰時刻。於展覽舉行的數個月前,培根完成了《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此畫作更成為展覽焦點之一。在展覽結束後,作品便被現藏家於1973年買下,自此從未作公開展出。而在差不多半個世紀後的今天,《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再次亮相,出現在拍賣平台。就現時市場對培根作品的殷切需求,品相良好的培根巨型畫作甚為罕有,其大部分大師級作品亦已成為美術館收藏,佳士得倫敦於10月6日舉行的「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確實為藝術愛好友和藏家帶來無限驚喜。

法蘭西斯‧培根(1909-1992),《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78 x 58⅛ 吋 (198 x 147.5 公分)。此拍品將於10月6日在倫敦舉行的 「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

培根的教宗畫作系列被評價為其最傑出的成就,也是二十世紀的代表作之一。培根於1940年代開始創作教宗系列,在往後的20多年來藉此深入探討複雜的人類境況。他特別深受十七世紀藝術家維拉斯奎茲的《教宗英諾森十世》所啟發,《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的紅衣主教正是教宗英諾森十世。《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是培根最後一幅以教宗為主題的作品,被視為教宗系列的圓滿句號。

於1971年10月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法蘭西斯‧培根回顧展。圖片鳴謝: André Morain

1963年的秋季,培根認識了喬治‧戴爾(George Dyer),兩人的邂逅成為藝術世界的傳奇話題。戴爾從此亦成為培根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靈感泉源。在1971年4月,即巴黎大皇宮大型回顧展開展前六個月,培根決定重新創作1962年的作品《教宗英諾森十世習作》,為他最愛的兩個主題安排一場難忘的相遇。這是首次及唯一的一次培根讓教宗面對酷似其情人與繆斯喬治‧戴爾(George Dyer)的人物同場出現。培根以有力的筆觸塗上大理石紋厚塗顏料,在空白的畫布上,兩個人物連繫在一起,猶如扭曲的另一個自我。這兩個精神和肉體的象徵,透過充滿宗教意味的演繹融為一體。臉色蒼白如鬼魅的戴爾與教宗對望,猶如鏡像,他的手停在半空,彷彿準備拉下懸掛在二人之間的電燈開關。

法蘭西斯‧培根位於倫敦的傳奇「馬廄」工作室。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Artimage 2017。圖片鳴謝: Perry Ogden

於巴黎大皇宮回顧展開幕當日,戴爾亦有陪同出席,見證愛人的輝煌成就。然而,作品卻成為一個悲慘的預告,因為距離展覽盛大開幕前不足36小時,戴爾被發現於酒店房內自殺身亡。作品劃分三部分的結構,日後亦見於培根在愛人逝死後創作的著名「黑色三聯作」系列。戴爾亦正式取代教宗位置,成為培根的創作靈感。而透過《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世人見證了培根的兩大創作靈感繆斯, 一次難忘而非偶然的相遇。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