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晚年珍罕鉅作:《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

佳士得專家林家如認為這幅常玉鉅作「來自創意迸發的黃金年代」。此作將於7月10日在佳士得香港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隆重亮相

二戰後的巴黎百廢待興,激發多種可能。在城市重建的過程中,左右兩派都激烈爭論未來將去往何處。城中不時有騷亂和宵禁,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在咖啡館中聚會,探討全新的藝術形式。

華裔畫家常玉(1895-1966)於1920年前衛藝術風頭正勁時抵達巴黎。他1895年生於四川一個富有的工廠主之家,乃家中老么,遠渡重洋來到法國學習藝術,在蒙帕納斯的大茅舍藝術學院練習繪畫人體。

透過知名畫商亨利·皮耶·侯謝(Henri-Pierre Roché,1879-1959)引薦,常玉進入了在巴黎藝壇影響力深遠的藝術家群體,結識了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等藝術家,不久後便在杜勒里沙龍(Salon des Tuileries)展出作品。然而到了1930年代,藝術家的財政吃緊。他的兄長去世後,家中便不再能夠為他提供生活費用。

「他一生淡泊名利,我行我素,不擅與畫廊主和藝術商打成一片,因此作品銷路欠佳。」佳士得現代及當代藝術部專家林家如表示。「戰爭開始後,情況急轉直下。」

常玉為了糊口,開始製作漆器並為中式家具上漆。林家如相信這一經歷對藝術家的創作技巧有重大影響。「漆器與中國民俗藝術中的傳統色彩和簡約線條都啟發常玉開始在畫作中實驗這些風格。」

即將於7月10日在佳士得香港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的《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便是常玉這一藝術創新時期的最佳見證。戰爭期間繪畫材料短缺,因此作品並非採用畫布,而是在夾板上創作,是常玉在1940及50年代創作的少數紅色背景花卉重要作品之一。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中現藏一幅類似畫作。

專家認為花卉的選擇至關重要。常玉曾在《秋詩》中為菊花寫下一首讚歌。

「秋菊詩人贊,文人對酒杯。可憐此間菊,只供作人墳。」

「常玉在此詩中暗指自己受到的東西方文化差異衝擊。」林家如說道。「菊花在中國文化中是美的代表。它象徵純潔高雅,不懼嚴寒;但在法國,菊花一般用作悼念故人,獻於墳墓之上。」

「我們可以想像藝術家在海外孑然一身,在文化差異中感懷身世,但同時又在壓抑的環境中堅持積極鼓舞的美學理念」

專家亦認為常玉以菊花為標誌,表達自己拒絕跟隨當年流行的藝術趨勢如抽象派等,他自始至終都是一位具象畫家。

「我們可以想像藝術家在海外孑然一身,在文化差異中感懷身世,但同時又在壓抑的環境中堅持積極鼓舞的美學理念。」

常玉晚年多幅作品都反映出他在巴黎的特立獨行。他於1964年逝世後,攝影師暨友人羅伯特·法蘭克(Robert Frank, 1924-2019)為悼念常玉而製作了一部電影,當中可見藝術家的卓爾不群。

《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乃重要法國藏家埃里克·愛德華(Eric Edwards)收藏,他與代理常玉的藝術商侯謝交好。專家相信此作乃常玉的巔峰鉅作之一,並表示:「此作來自創意迸發的黃金年代。」在拍場上應會令全球藏家拭目以待。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