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生之始」— 巴尼特‧紐曼《Onement V》

佳士得將於7月10日在紐約「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推出的《Onement V》,來自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突破性的畫作系列,見證這位色域畫家的成熟風格

美國藝術家巴尼特‧紐曼(1905–1970)於1939至1940年間曾一度暫停作畫,並銷毀所有作品,直至1944年才重拾畫筆,並苦苦思索一個有關存在的問題:「希特勒蹂躪歐洲時,我們能透過繪畫躺在沙發上的漂亮裸女來表達自己嗎?我認為當時的問題是:畫家能做什麼?」

四年後(即1948年),他找到了答案,當時他在一塊簡潔的淨色畫布上畫了一條細細的豎線。他解釋直線並非代表某種事物,它本身便是完整的存在。他將作品命名為《Onement I》,以反映其完整性,並稱此畫是「我今生之始」。

《Onement》系列的六幅作品如今成為紐曼的開創性作品,不但體現他對存在感的迷戀(他經常提起,他的畫作應與其他生命體一樣,在相遇時激發出情感),也是他以標誌性直線貫穿畫布中央的第一批作品。

談及作品的重要性時,紐曼表示:「我發現自己一直在留白,而不是填滿空間,現在這條線令整個畫面充滿活力。」

巴尼特‧紐曼,《Onement V》,1952年作。油彩 畫布。59 5/8 x 37 3/4 吋(151.4 x 95.9 公分)。估價:30,000,000-40,000,000美元。此作將於7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呈獻。藝術作品:© The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New York / DACS, London 2020

紐曼1905年生於紐約市,父母為波蘭裔猶太移民。他曾在藝術學生聯盟學院跟隨阿道夫‧戈特利布(Adolph Gottlieb,1903-1974)學習繪畫,其後在父親的男士服飾公司工作,直至公司於1929年華爾街股災期間倒閉。紐曼亦堅持表達政見,他曾是無政府主義者,其後從事不同行業,還曾競選紐約市長,但於30多歲時卻成為藝術家。他45歲時(1950年)在貝蒂‧帕森斯畫廊舉行首場個展。

紐曼的同輩畫家包括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戈特利布及克萊福特·斯蒂爾(Clyfford Still),他們見證了二十世紀最黑暗的時期,因此希望創造出全新的藝術,以擺脫戰後的陰霾。紐曼不受歐洲文化的束縛,深信美國藝術家可以從頭開始,創作出全新的畫作。他更於1948年發表的文章《The Sublime Is Now!》中宣揚這個理念。

「我發現自己一直在留白,而不是填滿空間,現在這條線令整個畫面充滿活力。」—巴尼特‧紐曼

《Onement V》將於7月10日於佳士得紐約「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中推出,體現紐曼的創作願景。他於1952年創作此畫時,剛將工作室搬到Front Street,寬敞的空間讓他能以更大的規模演繹自己的理論。這個經典系列如今僅有兩幅作品仍由私人藏家珍藏,此作便是當中之一,另外四幅現藏於各大博物館,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在紐曼創作《Onement V》那一年,藝評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在《黨派評論》中寫道,紐曼是「非常重要和極富原創性的藝術家」。不久後,此畫連同羅伯特‧馬賽維爾(Robert Motherwell)、馬克‧羅斯科及馬克·托比(Mark Tobey)的作品一併在東京展出。

據格林伯格的理解,紐曼在《Onement》系列中面對歷史,提出有關藝術角色的重要問題。這些畫作的顏料展示細微的變化,而且規模龐大,展示出創作的力量及戲劇張力。

Text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